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术怎么做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冠心病植入支架后注意事项?

冠心病植入支架后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管理、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恢复。植入支架后通常由血管狭窄、斑块破裂等原因引起。

1、日常护理:术后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药物管理: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稳定斑块,降低血脂。

3、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药物效果及病情变化。

4、症状监测:术后需密切观察胸痛、气短等症状,若出现持续性胸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支架植入后可能出现再狭窄,需通过复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5、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增强心肺功能。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橙子。运动方面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定期复查与药物管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情复发。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冠心病支架手术的后遗症有哪些?

冠心病支架手术后遗症可能包括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损伤、出血及感染等。支架植入后可能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引发再狭窄。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足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引发血管痉挛或穿孔。术后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严重时需外科处理。感染风险虽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或局部脓肿。

1、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可能因炎症反应或机械刺激而增生,导致管腔再次狭窄。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天、氯吡格雷75mg/天,定期复查血管造影,必要时进行球囊扩张或药物涂层球囊治疗。

2、血栓形成: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诱发血栓形成。治疗包括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如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90mg/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3、血管损伤: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夹层或穿孔。治疗措施包括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损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必要时进行血管修复手术或植入覆膜支架。

4、出血:术后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严重时需外科处理。预防措施包括术后加压包扎,避免剧烈活动,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或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5、感染:术后感染风险虽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或局部脓肿。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唑林1g/次,每日两次,密切观察体温和伤口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术后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遵医嘱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心梗放支架后注意什么?

心梗放支架后可通过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康复。心梗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1、药物管理:支架植入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根据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一次,控制血脂水平。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是首要任务,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支架再狭窄风险。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饮食控制: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加重心脏负担。

4、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强度以不引起不适为宜。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5、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进行定期复查。复查内容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等指标。如出现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心梗放支架后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0%-30%。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30-60分钟。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遵循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心血管狭窄99%不放支架有什么危害?

心血管狭窄99%不放支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

1、心肌缺血:心血管狭窄99%会显著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可使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缓解症状。

2、心绞痛:心肌缺血常表现为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缓解症状。日常护理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3、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心肌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4、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每日两次和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30mg每日三次控制心率。

5、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5mg每日一次和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3.125mg每日两次。

心血管狭窄99%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心血管支架的使用寿命?

心血管支架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0-15年,具体时间受支架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金属裸支架的使用寿命较短,药物涂层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寿命相对更长。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以延长支架使用寿命。支架寿命到期后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或重新植入支架。

1、支架类型:金属裸支架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5-10年,因其表面无药物涂层,易发生再狭窄。药物涂层支架通过释放抗增殖药物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使用寿命可达10-15年。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后2-3年内逐渐降解,避免了长期异物刺激,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2、身体状况: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影响支架寿命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压力,加速支架周围组织增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高血脂则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支架内再狭窄风险。控制三高可有效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3、术后护理:术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有助于稳定斑块,减少再狭窄发生。定期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A,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4、生活习惯: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支架内血栓风险。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影响支架稳定性。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5、支架寿命到期:支架寿命到期后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表现为胸痛、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估支架状况。若发现严重再狭窄或血栓,可能需要更换支架或进行其他介入治疗。

心血管支架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强度以不引起明显不适为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延长支架使用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阴虚 结肠瘘 青霉病 体温过低 宫颈原位癌 慢性阑尾炎 骶髂关节结核 肩锁关节脱位 皮肤真菌感染 斑痣性错构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