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灰尘进入肺部还可以排出来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结石卡在阴茎里大概多久能排出来?

肾结石卡在阴茎一般需要1-7天排出,具体时间与结石大小、位置及个人体质有关。

结石直径小于4毫米时,可能1-3天随尿液自然排出。此时多饮水有助于冲刷尿道,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适当跳跃运动可促进结石移动。若结石表面光滑且位于尿道前段,排尿时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但通常不会造成持续梗阻。

结石直径4-6毫米时,排出时间可能延长至3-7天。此类结石易在尿道狭窄处滞留,引起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或中断。部分患者需配合医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松弛平滑肌,或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辅助治疗。若合并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尿液浑浊等症状,需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建议出现血尿、无法排尿或持续剧烈疼痛时立即就医。日常应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补充枸橼酸钾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可监测结石位置变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位损伤黏膜。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肾结石0.5*0.4多长时间能排出来?

肾结石0.5*0.4厘米通常需要1-4周排出。具体时间与结石位置、患者饮水量及活动量等因素相关。

体积较小的肾结石在输尿管通畅的情况下,可能通过增加饮水量和适度运动促进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可选择跳绳、爬楼梯等跳跃性运动帮助结石移动。结石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时,排出时间可能延长至2-4周。若结石已进入输尿管下段或膀胱附近,通常1-2周内可随尿液排出。部分患者可能因输尿管生理性狭窄或轻微水肿导致排出延迟,但多数无需特殊干预。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需避免高草酸饮食,减少菠菜、浓茶等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平常的肺部ct能看到食管肿瘤吗??

平常的肺部CT通常难以清晰显示食管肿瘤。肺部CT主要针对肺部结构成像,食管因位置重叠及分辨率限制可能显示不充分,但若肿瘤体积较大或侵犯邻近组织时可能被偶然发现。

肺部CT扫描范围通常覆盖部分食管,但常规扫描参数和层厚设计以观察肺实质为主。食管作为中后纵隔结构,在平扫CT中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低,尤其早期黏膜层病变更难辨识。当食管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或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时,可能在图像上表现为异常密度影。若肿瘤向外侵犯气管、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可能因占位效应被检出。增强CT可提高血管丰富型肿瘤的检出率,但仍逊于食管专用检查。

对于临床怀疑食管病变的情况,应选择食管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这两种方式能直接观察黏膜形态并获取活检。胸部增强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可辅助评估肿瘤外侵范围,但无法替代内镜检查的精确性。若肺部CT发现纵隔异常需进一步鉴别时,医生会根据指征建议补充检查。

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食管专项检查。日常预防需注意避免烫食、限酒戒烟,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将胃镜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尿道结石排出来能看得到吗?

尿道结石排出来通常能看到,具体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形态。较小的结石可能呈现为沙粒状或碎屑,较大的结石则可能为明显颗粒或块状物。

多数情况下排出的尿道结石直径在1-5毫米之间,肉眼可见为淡黄色或深褐色颗粒,表面可能粗糙不平。这类结石多由草酸钙或磷酸钙构成,排尿时可能伴随轻微刺痛感,结石排出后症状会明显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发现尿液中有沉淀物聚集,静置后可见底部有细小结晶。

少数情况下若结石直径小于1毫米,可能以粉末状混于尿液中难以辨认。极光滑的尿酸结石可能呈半透明状,需仔细观察尿液沉淀物。存在尿路感染时,结石可能被脓液包裹,需通过尿液检验才能明确诊断。部分患者排尿时结石可能被高压尿液冲碎,仅能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排净。

建议结石排出后保留样本供医生分析成分,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就诊,排除残留结石或尿路感染可能。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孩子背后烫会不会是肺部发烧?

孩子背后烫可能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发热,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表现为背部皮肤发烫。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口唇发绀,需警惕重症肺炎可能。非感染性因素如过度包裹、环境温度过高或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导致背部暂时性温度升高,但一般无其他异常表现。

日常应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保暖。若发热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铍中毒 颈椎结核 胃泌素瘤 氰化物中毒 舌下腺囊肿 神经源性膀胱 海绵状淋巴管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 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