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孩子发烧吃了退烧药,现在额头不热了手脚也不热了。脸和身子热。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38.6度要不要吃退烧药?

体温38.6度是否需要服用退烧药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精神状态良好且无严重不适,可先采取物理降温;若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或持续超过24小时,建议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体温升高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38.6度属于低热范围。对于普通感冒或轻度感染引起的发热,若患者饮水充足、食欲正常且能耐受不适,可通过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方式促进散热。儿童或老年人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但过早使用可能掩盖病情。

当发热伴随寒战、意识模糊、皮疹或持续超过24小时时,需警惕流感、肺炎等疾病。慢性病患者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应立即就医。退烧药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替代病因治疗。服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联用。胃肠道敏感者建议选择栓剂剂型。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室温控制在24-26度,衣着透气吸汗。体温每2小时复测一次,若物理降温无效或升至39度以上,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退烧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用药后仍需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或肝功能异常反应。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体温38度要吃退烧药吗?

体温38度是否需要服用退烧药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为成人且无严重不适,通常无须立即用药;若为儿童、老年人或伴有其他症状,则建议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体温38度属于低热范畴,人体免疫系统自行调节可能有助于对抗感染。此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如用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适当补充水分,保持环境通风。观察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若出现头痛、乏力等轻微反应,优先选择休息而非药物干预。

婴幼儿、孕产妇或慢性病患者体温达38度时,因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弱,可能需药物辅助退热。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尿路感染等潜在疾病。

发热期间应避免穿戴过多衣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蔬菜为主,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若反复发热或体温超过38.5度,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退烧药仅缓解症状,不可替代病因治疗,滥用可能掩盖病情进展。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37.5要吃退烧药吗?

体温37.5摄氏度一般无须服用退烧药,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体温升高可能与感染、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或药物影响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体温37.5摄氏度属于低热范畴,人体免疫系统可能通过轻微升温增强防御功能。此时优先选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厚度、保持室内通风等物理方式帮助散热。若伴随头痛或肌肉酸痛,可适当补充水分并观察体温变化趋势。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通常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考虑使用,过早干预可能掩盖病情进展。部分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需更谨慎评估,持续低热超过三天或出现嗜睡、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日常需注意监测体温波动,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保暖,睡眠时室温建议维持在24-26摄氏度。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呕吐、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吃了退烧药还是不退烧怎么办?

吃了退烧药还是不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补充水分、就医检查和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不退烧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病原体耐药、合并感染、脱水或非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可配合退热贴敷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体温超过38.5℃时可重复进行物理降温,但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调整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与布洛芬混悬液需间隔4-6小时交替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若持续高热可遵医嘱改用双氯芬酸钠栓等直肠给药方式。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记录发热曲线。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补充水分

每公斤体重每日需补充50-80毫升液体,可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椰子水。观察尿量应保持每4小时排尿一次且颜色清亮。发热期间水分蒸发量增加,脱水会导致退热困难,可适当进食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

4、就医检查

持续72小时以上高热或体温超过40℃需急诊处理。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检测能评估炎症程度。幼儿出现热性惊厥、皮疹或意识改变时,家长需立即送医。肺部听诊和尿检有助于发现隐匿性感染灶。

5、病因治疗

细菌性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或左氧氟沙星片。流感病毒感染者需在48小时内服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非感染性发热如风湿热需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肿瘤热则需针对原发病处理。

保持室内温度22-24℃且湿度50%-60%,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和伴随症状。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逐步增加活动量。若出现反复发热或新发症状,须及时复查血象和影像学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38.4度用不用喝退烧药?

体温38.4摄氏度时通常无须立即服用退烧药,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症状。若伴有明显不适或持续高热,建议遵医嘱用药。

体温38.4摄氏度属于低热范畴,人体免疫系统可能通过发热增强防御功能。此时优先选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厚度、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等方式帮助散热。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避免脱水。观察是否有头痛、肌肉酸痛等伴随症状,若症状轻微且精神状态良好,可暂缓药物干预。

当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情况时,需考虑药物干预。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小儿退热栓等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用药间隔应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

发热期间建议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趋势。若低热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皮疹、呕吐、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发热时更需密切观察,避免延误治疗时机。保持居室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有助于体温调节与舒适度提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耳聋 胆管结石 会厌囊肿 室管膜瘤 上颌后缩 外阴肿瘤 并殖吸虫病 乳酸性酸中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波伊茨-耶格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