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腱鞘炎

手部腱鞘炎如何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腱鞘炎该如何治疗?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变异、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使用支具固定患指或腕关节。拇指腱鞘炎可采用铝制夹板保持拇指伸直位,腕部腱鞘炎建议佩戴护腕。每日固定时间不少于12小时,持续2-4周可减轻鞘膜水肿。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重复性动作,烹饪时可改用电动工具减少手部负荷。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合并细菌感染者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外用药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每日贴敷不超过8小时。口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胃溃疡患者应慎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采用1MHz频率,0.8-1.2W/cm²强度局部照射10分钟。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3-5次为疗程,能促进腱鞘微循环修复。居家可用40℃温水浸泡患处15分钟,每日2次。夜间佩戴加热护腕有助于缓解晨僵,温度控制在45℃以下避免烫伤。

4、封闭治疗

对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医生可能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监测注射后血糖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减退等副作用。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需行腱鞘切开术,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松解狭窄腱鞘。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训练,2周后逐步恢复抓握功能。先天性腱鞘狭窄患儿建议在3岁前完成手术,避免影响手指发育。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需注意预防切口感染。

日常应保持每日手部伸展运动,工作间歇做握拳-张开交替练习。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和鼠标,电脑族可调整座椅高度使前臂与桌面平行。烹饪时佩戴防滑手套减少抓握力,家庭主妇建议交替使用双手完成家务。控制血糖和尿酸水平,风湿病患者需定期复查炎性指标。若出现手指卡压弹响或夜间持续性疼痛,应及时至手外科就诊。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腱鞘炎的最佳疗法?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和手术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局部制动

减少患处活动是缓解腱鞘炎的基础措施。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累关节,避免重复性动作刺激炎症部位。制动期间可配合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以免导致关节僵硬。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热敷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冲击波治疗能有效缓解肌腱粘连,适合病程较长的患者。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严重病例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局部封闭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间隔时间不少于3周,每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慎用,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考虑腱鞘切开术。微创小切口手术能有效松解狭窄腱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合并肌腱断裂等复杂情况,需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工作时可佩戴护具分担肌腱压力,每1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饮食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促进肌腱修复。康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手指麻木,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手部有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手部有小疙瘩可能与汗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寻常疣、毛囊炎等原因有关。这些情况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具体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判断。

1、汗疱疹

汗疱疹多与精神紧张或过敏反应有关,表现为手掌或手指侧缘出现密集小水疱,伴随灼热感。保持手部干燥透气,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刺激物有助于缓解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等药物。

2、湿疹

湿疹常由过敏原刺激或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皮损形态多样且易反复发作。需排查并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日常使用无刺激保湿霜。症状明显时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药物。

3、接触性皮炎

接触化学物质或金属饰品可能导致局部红斑丘疹,边界清晰。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4、寻常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质增生性皮损,表面粗糙呈灰褐色。具有传染性,避免搔抓防止自体接种。临床常用冷冻治疗或水杨酸软膏等角质溶解剂进行局部处理。

5、毛囊炎

细菌感染毛囊导致红色丘疹或脓疱,多与多汗或皮肤损伤有关。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患处。严重者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手部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穿着透气棉质手套进行家务劳动,减少外界刺激。若皮损持续增大、渗液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注意观察皮疹变化情况,记录可能诱发加重的因素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坐月子期间腱鞘炎怎么办?

坐月子期间腱鞘炎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局部按摩、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用手、姿势不当、激素变化、感染、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1、热敷

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患处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粘连,减轻肿胀和疼痛症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

2、制动休息

减少患病部位的手指、手腕活动,必要时使用护腕或夹板固定。哺乳期女性可调整抱婴姿势,避免拇指过度受力。充分休息能防止肌腱与腱鞘继续摩擦,为炎症消退创造恢复条件。

3、局部按摩

用拇指轻柔按压患处周围肌肉,配合关节被动伸展活动。按摩力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可松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肌腱滑动功能。注意避开红肿发热的急性炎症期,按摩前后可涂抹温和的润肤油。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哺乳期女性禁用口服药物,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局部封闭治疗需严格评估哺乳安全性。

5、中医理疗

采用艾灸、针灸或中药熏洗等疗法。艾灸选取阿是穴、阳溪穴等穴位,每日1次;中药熏洗可用桂枝、红花等活血药材。这些方法能温通经络,但需注意避免烫伤,产后气血虚弱者应控制治疗强度。

坐月子期间需特别注意患处保暖,避免接触冷水。日常可进行手腕绕环、握拳伸展等轻柔活动,哺乳时使用枕头垫高婴儿减轻手腕压力。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卡压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避免发展为慢性腱鞘炎。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主要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腱鞘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休息制动

减少患处活动是治疗腱鞘炎的基础措施。急性期应完全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关节。长期过度使用手指、手腕等部位会导致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日常可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粘连组织,缓解疼痛。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腱鞘炎,可刺激组织修复。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力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可减轻肿胀。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中药膏剂如消痛贴膏也有一定效果。使用药物需遵医嘱,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射治疗。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局部麻醉药的混合液。该方法能快速消炎止痛,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腱鞘炎可考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腱鞘切开减压术、肌腱松解术等。术后需早期活动防止粘连,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小,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后可能存在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工作时可佩戴护具分担受力,定期做伸展运动放松肌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有助于组织修复。冬季注意手部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脑脓肿 舞蹈症 恶性蓝痣 创伤性休克 角膜老年环 肾病综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 麻痹性肠梗阻 吉兰-巴雷综合征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