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骨折

婴儿手指骨折能动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腕骨折大拇指不怎么能动要紧吗?

手腕骨折后大拇指活动受限通常需要重视,可能与骨折移位、肌腱损伤或神经压迫有关。手腕骨折多由外伤导致,常伴随肿胀、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

骨折后局部肿胀可能压迫肌腱或神经,导致拇指屈伸功能受限。骨折碎片移位可能直接卡压拇指相关肌腱,影响其滑动功能。桡神经浅支在手腕处走行表浅,骨折时易受牵拉或压迫,导致拇指背侧感觉减退和运动障碍。腕关节结构复杂,骨折后未及时复位固定可能造成关节僵硬,进一步限制拇指活动范围。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肌腱粘连,表现为拇指主动活动障碍但被动活动尚可。

开放性骨折合并肌腱断裂时,拇指完全丧失特定方向运动功能,需急诊手术修复。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可能造成永久性拇指功能障碍,影响对掌、捏持等精细动作。合并腕管综合征时除拇指运动障碍外,还伴有夜间麻木和鱼际肌萎缩。小儿骨骨骺损伤若累及桡骨远端生长板,可能影响拇指骨骼发育导致远期畸形。

建议尽早就医拍摄X线片或CT明确骨折情况,轻度活动受限可通过石膏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若确诊神经肌腱损伤或严重关节不稳,可能需要手术探查修复。康复期可做拇指屈伸、对掌等主动训练,配合蜡疗或超声波防止粘连。日常避免用伤手提重物,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蛋白质促进骨愈合。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能动手术吗?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通常可以手术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决定。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若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伴随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胆脂瘤形成等情况,手术是常见治疗选择。手术方式包括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旨在清除病灶、修复听力结构。术前需完善耳内镜、听力检查及影像学评估,确保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耳道进水,防止感染复发。

对于无明显并发症或急性感染期的患者,可优先尝试抗生素滴耳液、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手术并非唯一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听力需求综合评估。术后恢复期可能出现短暂眩晕、耳鸣,多数可逐渐缓解。

日常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定期复查听力及耳部情况。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喝了甜饮肌肉四肢肌肉酸痛不能动?

喝了甜饮后出现肌肉四肢酸痛不能动的情况,可能与短时间大量糖分摄入引发的电解质紊乱或代谢异常有关,也可能与隐性糖尿病、低钾血症等疾病相关。建议立即停止饮用甜饮并就医检查。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含糖饮料可能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作用,促使体内钾、钠等电解质随尿液排出。这种电解质失衡会直接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功能,表现为肌肉无力、酸痛甚至短暂性瘫痪。典型症状常出现在过量饮用后2-6小时,伴随口渴、多尿等表现。轻度情况下通过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可缓解。

长期嗜好甜饮的人群若反复出现类似症状,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前者多伴有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表现,后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部分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患者也可能在糖负荷后诱发肌无力发作。这类情况需要急诊处理,包括静脉补钾、胰岛素治疗等医疗干预。

日常需控制精制糖摄入量,每日添加糖不超过25克。运动后补水建议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500毫升的甜味饮料。如出现不明原因肌无力反复发作,应完善血糖、血钾、甲状腺功能等检测。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注意预防高渗状态,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骨折上夹板后手越来越肿不能动怎么回事?

骨折上夹板后手越来越肿不能动可能与夹板固定过紧、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感染、神经压迫或二次损伤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夹板松紧度、抬高患肢、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或重新固定等方式缓解。

1、夹板固定过紧

夹板包扎时压力过大可能直接压迫血管,导致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皮肤发绀、肿胀加剧伴麻木感,触摸患肢温度明显低于健侧。需立即松解外层绷带,保留内层衬垫,观察末梢血运恢复情况。若30分钟内无改善,应就医调整固定装置。

2、静脉回流受阻

肢体长期下垂或缺乏肌肉泵作用时,静脉血液淤积可引发进行性肿胀。特征为手指按压出现凹陷性水肿,皮肤紧绷发亮。建议每小时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20-30分钟,配合未固定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促进回流。夜间可用枕头垫高患肢。

3、局部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破损处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伴随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及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取分泌物培养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感染严重时需拆除夹板引流。

4、神经压迫

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受压会出现特定区域感觉减退、肌肉无力。表现为拇指对掌功能受限或爪形手畸形。需通过肌电图确诊后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必要时手术探查减压。

5、二次损伤

不当搬运或外力碰撞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加重软组织损伤。X线可见原骨折线增宽或新出现骨片。这种情况需重新复位后改用石膏托固定,配合跌打丸活血化瘀。

骨折后72小时内肿胀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持续加重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急症。日常应保持夹板干燥清洁,观察指端颜色和感觉变化。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鸡蛋,促进骨痂形成。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愈合。若肿胀伴随剧烈疼痛或皮肤出现水疱,须立即急诊处理。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骨折后脚趾不能动是什么问题??

骨折后脚趾不能动可能与神经损伤、肌腱损伤、局部肿胀压迫、骨折移位或关节僵硬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神经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脚趾运动功能障碍。常见于胫神经或腓总神经分支受损,表现为脚趾背屈或跖屈无力。需通过肌电图检查确诊,轻者可营养神经治疗,重者需手术探查修复。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

2、肌腱损伤

骨折碎片可能划伤趾长伸肌腱或趾长屈肌腱,造成肌腱断裂或粘连。表现为特定方向运动丧失,被动活动范围正常。超声或MRI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需肌腱吻合术,术后需石膏固定。康复期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愈合。

3、肿胀压迫

骨折后软组织水肿可能压迫肌腱滑道或神经分支,导致暂时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足背或足底明显肿胀,皮肤张力增高。需抬高患肢配合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肿胀消退后功能多可恢复。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症状。

4、骨折移位

严重骨折移位可能直接卡压运动结构,如跖骨骨折块压迫趾短伸肌。X线可见明显骨折错位,需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僵硬,常用接骨板或克氏针固定。

5、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跖趾关节或趾间关节粘连,表现为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伤后2周起应逐步进行关节松动训练,严重者需关节镜下松解。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可缓解锻炼疼痛。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避免过早负重。康复期每日进行脚趾主动屈伸练习,每次10-15分钟。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可适量摄入牛奶、鱼肉及西蓝花。如出现皮肤感觉异常或肿胀加剧,需立即复诊排除血管神经损伤。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康复方案。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热门标签

痛经 幻觉 脑疝 痉挛性斜颈 脑动脉狭窄 脐尿管囊肿 妄想性障碍 变异型心绞痛 扩张型心肌病 神经源性休克

疾病科普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