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推拿科

真的有按摩减肥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子可以按摩吗?

小孩子一般是可以按摩的,但需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手法与力度。小儿推拿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缓解积食或睡眠问题,但新生儿及患有严重疾病者需谨慎。

针对健康儿童,轻柔的抚触或特定穴位按摩可改善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常见手法如顺时针摩腹缓解腹胀,捏脊促进消化吸收。操作时需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摩擦,避开囟门等脆弱部位,单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家长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基础手法,避免过度刺激风池等敏感穴位。

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疾病的儿童应避免随意按摩。皮肤破损、发热期间或刚进食后也不适宜操作。若孩子出现哭闹抗拒、皮肤发红等反应需立即停止。部分遗传代谢病患儿可能因按摩诱发代谢危象,此类情况必须经儿科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家长选择小儿推拿前应确认机构具备医疗资质,避免暴力拉扯关节等危险动作。日常可配合抚触操增进亲子互动,但治疗性按摩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出现异常症状时须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按摩延误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运动损伤按摩有用吗?

运动损伤后按摩通常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决定是否适用。按摩可能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严重损伤如骨折、韧带撕裂等情况需禁止按摩。

运动损伤后早期轻度肌肉拉伤或劳损时,适当按摩可帮助放松痉挛肌肉,加速代谢废物清除。按摩手法应以轻柔的推拿、揉捏为主,避开红肿热痛区域,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这类情况按摩能缩短恢复时间,预防肌肉粘连形成。

急性期肿胀明显的软组织损伤或存在皮肤破损时,按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关节扭伤48小时内、肌腱炎发作期、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等均不宜施加外力刺激。错误按摩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水肿加剧,甚至引发二次损伤。此类情况需先采用冰敷制动,待急性期过后再考虑康复手法。

运动损伤后建议先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损伤性质,轻度肌肉疲劳可尝试轻柔按摩配合适度拉伸,每日不超过15分钟。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皮肤淤青扩散,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恢复期间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组织修复。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尿路感染按摩特效部位?

尿路感染不建议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治疗,需及时就医进行规范药物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辅助治疗、预防复发措施。

1、抗生素治疗

尿路感染多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引起,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可有效杀灭病原菌。细菌性前列腺炎或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能需要延长疗程,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2、对症治疗

针对尿路刺激症状可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缓解膀胱痉挛,伴有血尿时可配合止血药物。发热患者需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同时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严重腰痛或高热提示上尿路感染,需警惕肾盂肾炎可能。

3、生活方式调整

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通过尿液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避免憋尿、注意会阴清洁,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可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抑制细菌黏附。

4、中医辅助治疗

在规范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可配合八正散等清热利湿方剂。针灸选取关元、中极等穴位可能改善局部循环,但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疗。中药坐浴使用苦参、黄柏等药材时需注意浓度避免黏膜刺激。

5、预防复发措施

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泌尿系结石或结构异常,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存在残余尿者可进行膀胱训练。建议穿着棉质内裤并避免过度使用洗液破坏菌群平衡。

尿路感染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清洗外阴时选择温和清洁产品。饮食上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泌尿道防御能力。避免长时间骑行或久坐压迫会阴部,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和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需立即复诊,孕妇、儿童及老年患者更应重视早期规范治疗。平时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不宜进行任何局部按摩操作。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儿童积食按摩方法?

儿童积食可通过揉腹、推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分推腹阴阳等按摩方法缓解。积食多因饮食过量、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口臭等症状。

1、揉腹

以掌心贴于儿童腹部,顺时针轻柔画圈按摩5-10分钟。此法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滞留食物。操作时力度需均匀轻缓,饭后1小时进行为宜。若儿童皮肤敏感,可隔单层棉质衣物操作。

2、推脾经

沿拇指桡侧边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300次。脾经位于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推拿可健脾和胃。操作时使用拇指指腹,配合少量抚触油减少摩擦。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餐前实施效果更佳。

3、捏脊

用拇指与食指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反复3-5遍。重点刺激脾俞、胃俞等背部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动作需轻柔连贯,以皮肤微红为度。高热或皮肤破损时禁用此法。

4、按揉足三里

在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处,用拇指按压并画圈揉动50-100次。足三里是健脾胃要穴,能改善积食引起的腹痛。按压时询问儿童感受,避免过度用力。可与推脾经配合进行。

5、分推腹阴阳

双手拇指从剑突下沿肋弓向两侧分推至腋中线,重复30-50次。该手法能平衡脏腑气机,缓解脘腹胀满。操作前保持双手温暖,推摩速度宜慢。建议在儿童情绪稳定时实施。

按摩需在儿童清醒配合时进行,每日1-2次,持续3-5天可见改善。同时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难消化食物,增加山药、山楂等健脾食材。若积食伴随发热、呕吐或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帮助减轻腹胀不适。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小孩肠胃不好怎么按摩?

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可通过按摩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缓解症状。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需注意手法轻柔并配合饮食调理。

1、天枢穴按摩

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是调理胃肠功能的重要穴位。家长可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该穴位按摩能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特别适合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按摩时注意观察孩子表情,力度以皮肤微微凹陷为宜。

2、中脘穴按摩

中脘穴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按摩时让孩子平卧放松。用掌根做环形揉动,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该穴位对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明显作用,建议在餐前1小时进行。注意避免饭后立即按摩,防止引起不适。

3、足三里穴按摩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是强壮保健要穴。家长可用拇指垂直按压,配合轻缓的揉捏手法。该穴位能增强脾胃功能,适合长期消化不良的儿童。建议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持续1-2周可见改善。

4、脾俞穴按摩

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让孩子俯卧位,用拇指指腹做点按动作,力度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度。该穴位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营养吸收不良,可与腹部穴位交替按摩。

5、胃俞穴按摩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用掌根沿脊柱两侧上下推擦。该手法能调节胃酸分泌,缓解功能性胃肠不适。对于容易积食的孩子,可配合捏脊疗法增强效果。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着凉。

除穴位按摩外,建议家长调整孩子饮食结构,少量多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日常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抚触按摩,促进肠蠕动。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血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肝癌 黑癣 鼻囊肿 急性咽炎 盆腔囊肿 肩关节脱位 急性额窦炎 嗜酸性腺瘤 迟发性运动障碍 激素依赖性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