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或需手术干预。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导致中耳积液。急性期通过抗感染治疗、鼻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口服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多数患儿1-3个月内积液可自行吸收。部分合并细菌感染者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日常保持鼻腔通畅、避免呛奶或二手烟刺激有助于恢复。
约10%-20%患儿可能病程超过3个月转为慢性,若伴有听力显著下降或鼓室粘连,需考虑鼓膜置管术或腺样体切除术。先天性腭裂、唐氏综合征等基础疾病患儿更易迁延不愈,需耳鼻喉科长期随访。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时保持头高位,流感季节减少集体活动接触。若耳闷胀感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耳痛发热,需及时复诊评估。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