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紧张性高血压吃什么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精神过度紧张怎么调理?

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规律作息、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方式调理。精神过度紧张通常由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1、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练习每天进行10-15分钟,冥想可安排在早晨或睡前,渐进性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逐步放松全身肌肉。

2、心理疏导:与家人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倾诉可缓解内心压力,心理咨询师能提供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指导,帮助调整思维模式。

3、规律作息: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固定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4、饮食调节: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的食物摄入。多食用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5、运动疗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注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的食物摄入,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注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帮助缓解精神过度紧张。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神经高度紧张怎么办?

神经高度紧张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调整作息、改善环境等方式缓解。神经高度紧张通常由压力过大、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疾病影响、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或冥想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练习每天进行10-15分钟,逐步放松全身肌肉,冥想时可专注于呼吸或想象平静场景。

2、心理疏导: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与亲友倾诉,帮助释放内心压力。心理咨询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不合理认知,亲友倾诉可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4mg、劳拉西泮片1mg、帕罗西汀片20mg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依赖。

4、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进行温水泡脚或听轻音乐助眠。

5、改善环境: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可使用耳塞、眼罩等辅助工具,调整室内灯光和温度,保持空气流通。

神经高度紧张时,建议结合饮食和运动进行综合调理。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镁、钙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牛奶等,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运动方面可选择瑜伽、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逐步改善神经紧张状态。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每次量血压就紧张怎么回事?

每次量血压就紧张可能与心理因素、环境压力、对血压测量的误解、身体不适以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心理调节、环境改善、正确认识血压测量、缓解身体不适以及就医咨询等方式缓解。

1、心理因素:紧张情绪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血压暂时升高。建议在测量前进行深呼吸或冥想,帮助放松心情,减少紧张感。平时可通过瑜伽、正念练习等方式提升心理调节能力。

2、环境压力:陌生的医疗环境或测量仪器的声音可能让人感到不安。选择在家中或熟悉的环境测量血压,使用静音式血压计,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带来的压力感。

3、误解血压测量:对血压测量的恐惧可能源于对结果的过度担忧。了解血压测量的科学原理,认识到单次测量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健康状况,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4、身体不适:测量时的不适感,如袖带过紧或测量时间过长,可能引发紧张情绪。确保测量姿势正确,袖带松紧适中,测量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减少身体不适感。

5、白大衣高血压:部分人在医院或医生面前测量血压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建议多次测量血压,记录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必要时就医咨询,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平时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方式维持健康状态,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过度紧张。如果紧张情绪持续影响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或医疗帮助。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紧张就硬不起的原因是什么?

紧张就硬不起可能由心理压力、焦虑情绪、不良生活习惯、内分泌失调、血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或对性行为过度担忧,可能导致大脑无法正常发出性兴奋信号。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缓解压力,如冥想、深呼吸等,帮助恢复正常的性功能。

2、焦虑情绪:对性表现过度紧张或害怕失败,可能抑制性欲和勃起功能。尝试与伴侣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减少性行为中的焦虑感,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和激素水平。改善作息,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如每天散步30分钟,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状态。

4、内分泌失调:睾酮水平下降或其他激素失衡可能直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通过血液检查明确激素水平,医生可能会开具睾酮补充剂或调节激素的药物,如十一酸睾酮胶囊,每日一次,每次40mg。

5、血管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导致血管硬化,影响阴茎血流。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服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西地那非片,每次50mg,性活动前1小时服用。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锌、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海鲜、绿叶蔬菜;规律运动,如游泳、慢跑,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与伴侣建立良好的沟通,减少性行为中的紧张感,逐步恢复正常的性功能。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精神紧张手抖是什么原因?

精神紧张手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手部轻微颤抖、肌肉紧张等症状。

1、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或情绪波动较大时,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手部肌肉不自主收缩。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可缓解症状。

2、咖啡因摄入:过量饮用咖啡、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手抖。减少咖啡因摄入,选择低咖啡因饮品如花草茶,有助于改善症状。

3、疲劳过度: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出现手抖。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能有效缓解手抖现象。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加快,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可能引发手抖。甲亢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等症状。可通过服用甲巯咪唑片10mg每日一次、丙硫氧嘧啶片50mg每日两次等药物控制病情。

5、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可能与多巴胺神经元退化、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等症状。可通过服用左旋多巴片250mg每日三次、普拉克索片0.25mg每日两次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或苍白球毁损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能缓解精神紧张,改善手抖症状。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多肌炎 肛门脓肿 儿童期哮喘 巩膜葡萄肿 免疫缺陷病 男性不育症 桡神经麻痹 勃起功能障碍 骶髂关节结核 肺球孢子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