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蛋白低可以用利尿的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利尿去水肿怎么消肿?

利尿去水肿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调理等方式实现。水肿通常由饮食不当、久坐不动、肾脏功能异常、心脏功能不全和淋巴系统障碍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促进水分排出。增加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类、豆类,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减少水肿。

2、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活动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抬高下肢,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减少下肢水肿。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血管。

3、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次,每日1-2次、氢氯噻嗪片25mg/次,每日1次或螺内酯片20mg/次,每日1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电解质紊乱。对于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可使用地高辛片0.125mg/次,每日1次改善心功能。

4、物理治疗:采用按摩、热敷或冷敷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水肿。使用气压治疗仪,通过周期性充气放气,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5、中医调理:通过针灸、拔罐或中药调理,如茯苓、泽泻、白术等药材,具有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作用。中医认为水肿与脾肾阳虚有关,可通过温阳利水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饮食上避免过多摄入水分,尤其是睡前。若水肿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是什么病?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非垂体组织异常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疾病。该病可能由肺部感染、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使用、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限制液体摄入、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可能刺激非垂体组织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水分潴留和低钠血症。治疗上需积极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同时限制液体摄入。

2、恶性肿瘤: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能异位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电解质紊乱。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采用化疗药物如顺铂75mg/m²静脉注射每三周一次,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治疗需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200mg口服每日两次,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

4、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可能干扰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治疗需调整药物使用,停用或更换相关药物,如将氟西汀20mg口服每日一次更换为舍曲林50mg口服每日一次。

5、慢性疾病:慢性心衰、肝硬化等慢性疾病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治疗需综合管理慢性疾病,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40mg口服每日一次,同时限制液体摄入。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的护理需注意饮食调节,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000-1500ml,避免高钠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利尿剂会引起什么病?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低血容量、心律失常和代谢性碱中毒等问题。

1、电解质紊乱: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可能导致钾、钠、氯等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症状。低钾血症可表现为乏力、肌肉痉挛,严重时甚至导致心律失常。

2、肾功能损害:利尿剂过度使用可能减少肾脏血流灌注,导致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长期肾功能损害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需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3、低血容量:利尿剂通过大量排尿减少体内液体容量,可能导致低血容量,表现为头晕、乏力、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低血容量可能引发休克,需及时补充液体。

4、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可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危及生命,需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

5、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可能导致氢离子和氯离子丢失过多,引发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呼吸浅慢、手足抽搐等症状。碱中毒可能进一步影响电解质平衡,需调整利尿剂用量。

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利尿剂时,应密切监测电解质、肾功能和血容量等指标,避免过度利尿。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同时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脱水。运动方面应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如散步、太极等,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吃什么药利尿消肿最快?

利尿消肿可通过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治疗。水肿通常由心脏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肝硬化、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呋塞米片:呋塞米片是一种强效利尿剂,常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推荐剂量为每日20-40mg,分次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电解质紊乱。

2、氢氯噻嗪片:氢氯噻嗪片属于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水肿、高血压等病症。其通过抑制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促进水分排出。常用剂量为每日25-50mg,单次或分次服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钾水平。

3、螺内酯片:螺内酯片是一种保钾利尿剂,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其通过拮抗醛固酮作用,减少钠重吸收并保留钾。推荐剂量为每日25-100mg,分次服用,需注意高钾血症风险。

4、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全身性水肿,需通过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呋塞米片和氢氯噻嗪片是常用药物,需结合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片进行治疗,每日0.125-0.25mg,分次服用。

5、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可引起严重水肿,需使用利尿剂缓解症状。螺内酯片和呋塞米片是常用选择,需结合低盐饮食和蛋白质限制,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g以下。

饮食上建议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g以下,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护理上注意监测体重变化,记录每日尿量,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避免长期使用利尿剂导致电解质紊乱。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

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可通过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类型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常用于改善心功能、减轻水肿、降低血压。

1、洋地黄类: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0.125mg/次,每日1次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

2、利尿剂:呋塞米片20mg/次,每日1次和氢氯噻嗪片25mg/次,每日1次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常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3、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片0.5mg/次,舌下含服和硝普钠注射液0.5-10μg/kg/min,静脉滴注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适用于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

4、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片25mg/次,每日2次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适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需逐步调整剂量,避免突然停药。

5、ACE抑制剂:卡托普利片12.5mg/次,每日2次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需监测肾功能,避免高钾血症。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盐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颈肋 肛门瘙痒 肾错构瘤 晶状体脱位 酒精性肝炎 马方综合征 充盈性尿失禁 房室传导阻滞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