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l5/s1椎间盘向后突出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子5岁L5椎体隐裂应该怎么办?

5岁儿童L5椎体隐裂可通过定期复查、物理治疗、佩戴支具、调整生活习惯、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L5椎体隐裂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隐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定期复查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脊柱X线或MRI检查,监测椎体裂隙变化。家长需记录孩子日常活动能力,若出现步态异常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复诊。影像学评估重点观察是否伴随椎弓根缺损或脊髓栓系等并发症。

2、物理治疗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运动、平板支撑等低强度锻炼。水疗和热敷可缓解肌肉紧张,每次15-20分钟。家长需避免孩子进行跳跃、举重等脊柱轴向负荷运动,防止裂隙扩大。

3、佩戴支具

对于伴有轻度脊柱不稳的患儿,定制硬质腰骶支具可提供外部支撑。每日佩戴4-6小时,夜间睡眠时取下。需选择透气材质并定期调整松紧度,防止皮肤压疮。支具治疗期间仍需配合肌肉强化训练。

4、调整生活习惯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学习桌椅,保持坐姿时腰椎有支撑。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建议使用双肩背包。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减轻腰椎压力。避免久坐超过30分钟。

5、手术治疗

当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或脊柱滑脱超过2度时,可能需要脊柱融合术。常用术式包括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椎间融合器等。术后需石膏固定8-12周,之后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手术决策需由小儿骨科专家评估。

日常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300-500ml牛奶配合适量日晒。避免肥胖增加腰椎负荷,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建立运动前热身习惯。家长应每季度测量孩子坐高和站高,监测脊柱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向后弯腰对腰椎好吗?

向后弯腰对腰椎的影响需根据动作幅度和频率决定,适度后弯有助于增强腰椎灵活性,过度或错误姿势可能增加腰椎损伤风险。

适度后弯动作能够帮助拉伸腰椎周围肌肉和韧带,改善脊柱柔韧性。这类动作如瑜伽中的骆驼式或桥式,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久坐带来的僵硬感。动作过程中应保持核心肌群收紧,避免腰椎过度挤压。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完成后需配合前屈动作平衡脊柱压力。

频繁或暴力后弯可能引发腰椎小关节错位,加速椎间盘退变。特别是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骨质疏松者,后弯会导致神经压迫加重,出现下肢麻木或疼痛。部分人群因髋关节活动度不足,后弯时易代偿性过度弯曲腰椎,长期可能引发应力性骨折。急性腰扭伤后强行后弯可能造成韧带二次损伤,恢复期应禁止此类动作。

日常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强化腰背肌群,避免突然的腰部扭转动作。出现持续腰痛或放射痛时应及时就医,通过X光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中老年群体练习后弯前建议先评估骨密度,必要时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使用护腰器具辅助。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向后倒地摔倒脑勺着地会有脑震荡吗?

向后倒地摔倒脑勺着地可能引起脑震荡,具体是否发生需结合撞击力度、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判断。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冲击引起,可能伴随短暂意识障碍、头痛、恶心等症状。

若摔倒时头部受到轻微撞击且未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脑震荡的概率较低。此时可能仅有一过性头晕或局部疼痛,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但需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嗜睡、呕吐、言语不清等异常表现,避免遗漏迟发性损伤。

若摔倒时冲击力较大或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则需高度怀疑脑震荡。此类情况可能与脑组织短暂功能障碍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颅内出血风险。儿童、老年人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

无论症状轻重,摔倒后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服用镇静类药物。24小时内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若出现瞳孔不等大、肢体无力或抽搐等表现,须紧急送医。日常活动时注意防滑措施,尤其对平衡能力较差的群体建议使用辅助工具。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从侧面看腿会向后弯怎么回事?

从侧面看腿向后弯可能由生理性膝反屈、韧带松弛、佝偻病后遗症、脑瘫肌张力异常或创伤后关节畸形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膝反屈:

部分人群存在轻度膝关节过伸的生理现象,通常与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站立时小腿中段略向后凸出,但无疼痛或活动受限。可通过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改善,如靠墙静蹲、直腿抬高等动作。

2、韧带松弛:

关节周围韧带松弛会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可能引发过度后伸。常见于胶原蛋白合成异常或雌激素水平较高人群,多伴随手指过伸等表现。建议避免剧烈扭转运动,穿戴护膝辅助支撑。

3、佝偻病后遗症:

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骨骼软化,可能遗留胫骨向前弯曲畸形。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增宽等特征性改变。成年后需通过矫形支具配合钙剂补充进行干预,严重者需截骨矫形手术。

4、脑瘫肌力失衡:

痉挛型脑瘫患者因腓肠肌挛缩和股四头肌无力,易形成膝关节过伸步态。常伴随足下垂、剪刀步等神经症状。需进行跟腱延长术配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

5、创伤后畸形:

膝关节骨折愈合不良或生长板损伤可能导致胫骨平台后倾角异常。多有明确外伤史,CT三维重建可明确骨性结构异常。轻度可通过步态训练代偿,严重者需行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跪坐或膝关节过伸体位,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减轻关节负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下肢肌力协调性,瑜伽中的战士式等动作可改善关节本体感觉。若伴随行走疼痛、关节弹响或进行性畸形加重,需及时至骨科进行步态分析和影像学评估。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L5/s1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L5/S1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和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该病症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姿势不良、肥胖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生理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避免久卧超过3天,逐步开始床上踝泵运动和下肢抬举练习。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采用超短波、干扰电等理疗缓解炎症,配合腰椎牵引减轻神经压迫。恢复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死虫式等动作,每周3-5次,每次20分钟。水中运动可减少腰椎负荷。

3、药物治疗: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改善神经功能。严重神经根水肿时可能需要甘露醇脱水治疗。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微创介入: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适用于单纯突出病例,创口仅8毫米。射频消融术可处理纤维环裂隙,胶原酶溶解术针对游离型突出。这些技术具有恢复快的优势。

5、开放手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用于复发或伴有椎管狭窄的病例,必要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人工椎间盘置换能保留节段活动度,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使用腰椎靠垫。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3.9。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保持脊柱中立位。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深海鱼、乳制品。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高尔夫、保龄球等扭转腰部的运动。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痒疹 多肌炎 胆囊癌 鼻窦囊肿 肾性糖尿 神经衰弱 上睑下垂 排卵期出血 视网膜裂孔 浆细胞性乳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