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尺桡骨骨折的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尺桡骨远端骨折是什么?

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手腕附近尺骨和桡骨末端的骨折,属于上肢常见骨折类型,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或直接暴力导致。

1、解剖位置

尺桡骨远端指距离手腕关节3厘米以内的骨段,此处骨质相对薄弱。桡骨远端参与构成腕关节面,尺骨远端通过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与腕骨连接,骨折可能影响手腕旋转和抓握功能。

2、损伤机制

伸直型骨折多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经腕部传导至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常因手背受力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因轻微外力发生粉碎性骨折,青少年则常见骨骺分离型损伤。

3、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可见餐叉样或枪刺样畸形。局部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阳性。严重移位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出现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

4、诊断方法

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评估关节面损伤。需注意是否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或腕骨骨折,老年患者建议完善骨密度检查。

5、治疗原则

无移位骨折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骨折需手法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复位失败或严重粉碎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和旋转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骨折初期应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固定期间保持手指主动活动。拆除外固定后可用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等暴力活动。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老年人需预防再次跌倒。若出现手指苍白、麻木等异常需立即复诊。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桡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桡骨骨折后可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功能性训练、物理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桡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关节活动度训练

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使用CPM机辅助可减少关节僵硬。中期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通过握拳、对指等动作改善手指灵活性。后期可加入抗阻训练器械,恢复关节全范围活动能力时需避免暴力牵拉。

2、肌力训练

骨折稳定后开始等长收缩训练,如静态握力练习。拆除外固定后逐步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锻炼前臂旋前旋后肌群。后期通过哑铃、握力器等器械增强抓握力和腕部肌群力量,训练强度需根据骨痂形成情况调整。

3、功能性训练

模拟日常抓握、拧毛巾等动作重建神经肌肉控制,采用分级任务训练法从简单动作过渡到复杂操作。职业康复需针对特定工作需求设计,如键盘操作者侧重指腕协调训练,重体力劳动者加强承重能力练习。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骨折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粘连。低频脉冲电磁场能加速骨愈合,适用于延迟愈合病例。水疗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适合早期负重训练。治疗性冷敷可控制训练后肿胀,热敷适用于慢性期肌肉放松。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从进食、梳洗等简单活动开始重建生活自理能力,使用适应性器具如加粗手柄餐具辅助完成动作。逐步恢复穿衣、个人卫生等需要腕部旋转的功能,复杂家务活动应在康复师监督下分阶段进行。驾驶训练需评估反应速度和紧急制动能力。

康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进程。训练后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暂停活动并冰敷,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睡眠时使用支具保持功能位,冬季注意患肢保暖防止血液循环不良。逐步恢复运动时需佩戴防护腕带,避免二次损伤。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桡骨骨折多久拆石膏?

桡骨骨折一般需要4-6周拆除石膏,实际时间受到骨折类型、愈合情况、年龄、固定方式和康复训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桡骨骨折后石膏固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愈合速度。稳定性骨折如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通常4周左右可拆除石膏。这类骨折血供良好,骨痂形成较快,复查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即可考虑拆除。儿童骨折愈合更快,可能3-4周即可拆除。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可能需要6-8周甚至更长时间。老年人或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骨愈合速度较慢,需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特殊情况下拆除时间会有调整。若出现石膏松动、压迫疼痛或皮肤过敏等情况,需提前就医调整固定方式。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患者需通过X线动态观察,可能需更换为支具或手术干预。糖尿病患者、吸烟者等群体因血液循环较差,愈合时间通常比常人延长1-2周。康复期间定期复查对判断拆除时机至关重要,过早拆除可能导致骨折再移位。

拆除石膏后应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初期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可配合热敷缓解僵硬。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等,促进骨骼修复。若拆除后出现持续肿胀或疼痛,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桡骨骨折愈合一般需要6-8周,实际时间受到骨折类型、年龄、营养状况、治疗方式和康复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骨折类型

简单线性骨折通常愈合较快,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愈合时间较长。骨折端对位良好时,骨痂形成速度较快;若存在明显移位或关节内骨折,可能需更长时间恢复。开放性骨折因感染风险高,愈合周期往往比闭合性骨折延长。

2、年龄差异

儿童桡骨骨折愈合速度显著快于成人,通常3-4周即可形成稳固骨痂。中青年患者因代谢旺盛,愈合时间接近平均水平。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受骨质疏松影响,骨再生能力下降,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10-12周。

3、营养状况

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不足会延缓骨折愈合,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质吸收,维生素C不足则阻碍胶原合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微循环障碍会导致骨修复延迟。吸烟者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减少骨折部位血供。

4、治疗方式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愈合过程相对稳定。手术内固定能精确复位骨折端,但术中骨膜剥离可能暂时影响局部血运。外固定支架多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其愈合时间受针道感染等因素制约。

5、康复锻炼

早期未固定关节的适度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过早负重可能造成固定失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可刺激骨痂形成,超短波能减轻软组织肿胀。康复期需遵循医嘱逐步增加腕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发生关节僵硬。

骨折愈合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吸烟饮酒及摄入过多咖啡因。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若出现固定物松动、患肢麻木或异常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尺神经压迫多久能恢复?

尺神经压迫的恢复时间一般为2-6周,实际恢复时长与神经损伤程度、治疗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尺神经压迫的恢复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轻度压迫通常由长时间肘部受压或姿势不当引起,表现为小指及无名指麻木、手部肌力轻度下降,这类情况通过调整姿势、避免压迫、营养神经等措施,多数在2-4周内缓解。中度压迫可能伴随局部炎症或轻度卡压,需结合物理治疗和药物干预,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4-6周。若压迫由肘管综合征、骨折后瘢痕粘连等病理性因素导致,且已出现肌肉萎缩或感觉明显减退,则需手术解除压迫,术后恢复需3-6个月甚至更久。

特殊情况下恢复时间可能显著延长。长期未治疗的慢性压迫可能导致轴突变性,即使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缓慢,需配合康复训练。糖尿病患者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因修复能力下降,恢复周期可能比常人延长。高龄患者因代谢减缓,神经再生速度较慢,完全恢复可能需要超过半年。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神经水肿,产后仍需持续治疗。

恢复期间应避免肘部重复屈伸或受压动作,睡眠时可用护具保持肘关节伸直。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B1、B12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有助于神经修复。若6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手指抓握、对指等康复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并促进功能恢复。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肺损伤 性功能障碍 间质性肾炎 糖尿病前期 暴露性角膜炎 后发性白内障 十二指肠溃疡 绝经后骨质疏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