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晕车吃什么能缓解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晕车吃话梅有用吗?

晕车可通过食用话梅、调整呼吸、闭目休息等方式缓解。晕车通常由内耳平衡失调、视觉与感觉不一致、胃肠不适等原因引起。

1、话梅作用:话梅中的酸味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恶心感,同时其酸甜口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轻晕车不适。话梅中的酸性成分还能促进消化,减少胃部不适。

2、调整呼吸:深呼吸能帮助稳定心率,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晕车症状。吸气时缓慢用鼻子吸气,呼气时用嘴缓慢呼出,重复几次,有助于放松身体。

3、闭目休息:闭眼能减少视觉与内耳平衡感之间的冲突,降低晕车感。闭目时尽量保持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有助于缓解不适。

4、内耳平衡:内耳前庭系统对运动敏感,车辆晃动易导致平衡失调,引发晕车。保持头部稳定,减少剧烈晃动,能减轻内耳刺激。

5、胃肠不适:空腹或过饱都易引发晕车,适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能缓解症状。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选择清淡饮食,有助于减少胃部负担。

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苏打饼干等;运动方面可尝试简单的颈部放松操,缓解肌肉紧张;护理上保持车内通风,避免异味刺激,有助于减少晕车发生。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晕车药服用过量最佳抢救时间?

晕车药服用过量可通过洗胃、催吐、药物治疗等方式抢救,最佳抢救时间为服药后2小时内。过量服用晕车药可能与误服、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1、洗胃:在服药后2小时内进行洗胃是抢救的关键措施。洗胃可以快速清除胃内残留药物,减少药物吸收。洗胃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误吸。

2、催吐: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尝试催吐以减少药物吸收。催吐方法包括用手指刺激咽喉部或服用催吐药物如阿扑吗啡。催吐后需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3、药物治疗:使用活性炭吸附胃肠道内残留药物,减少药物吸收。常用剂量为50-100克,需与洗胃或催吐配合使用。必要时可使用解毒剂如纳洛酮,剂量为0.4-2毫克静脉注射。

4、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出现低血压可使用多巴胺升压,剂量为2-20微克/千克/分钟静脉滴注。出现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剂量为1-1.5毫克/千克静脉注射。

5、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昏迷患者需进行脑保护治疗,如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剂量为0.5-1克/千克静脉滴注。

晕车药服用过量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抢救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药物,避免误服或滥用。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晕车针灸哪里有效果?

晕车可通过针灸治疗缓解症状,晕车通常由内耳平衡失调、视觉与运动感知不协调、胃肠道功能紊乱、心理紧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针灸内关穴可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操作时采用直刺法,深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2、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针灸合谷穴可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头晕症状。操作时采用斜刺法,深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3、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针灸百会穴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头晕头痛症状。操作时采用平刺法,深度0.3-0.5寸,留针15-20分钟。

4、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针灸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操作时采用直刺法,深度1-1.5寸,留针15-20分钟。

5、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针灸风池穴可调节内耳平衡功能,缓解头晕症状。操作时采用斜刺法,深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晕车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注意保持身体放松,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平时可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身体平衡能力。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外出时可选择靠窗座位,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晕车想吐怎么快速缓解?

晕车想吐可通过调整呼吸、按压穴位、调整视线、使用药物、避免空腹等方式快速缓解。晕车通常由内耳平衡失调、视觉信息冲突、胃肠功能紊乱、心理紧张、气味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呼吸: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稳定神经系统。建议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分钟6-8次,持续5-10分钟。呼吸调节能有效减轻晕车症状,特别是恶心感。

2、按压穴位: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用拇指按压该穴位,力度适中,持续3-5分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压可缓解恶心。穴位按摩能调节气血,减轻晕车不适。

3、调整视线:注视远处固定点能减少视觉信息冲突,缓解晕车。建议选择地平线或远处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避免阅读或看手机。保持头部稳定,减少头部晃动,有助于平衡系统适应运动状态。

4、使用药物:茶苯海明片25-50mg,乘车前30分钟服用,可预防晕车。东莨菪碱贴片1.5mg,乘车前4小时贴于耳后,作用持续72小时。地芬尼多片25-50mg,乘车前30分钟服用,可缓解恶心呕吐。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5、避免空腹:空腹容易加重恶心感,建议乘车前1-2小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香蕉、酸奶等。避免油腻、辛辣、过甜的食物,保持胃部适度充盈,有助于预防晕车。

饮食方面,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土豆、鸡肉,有助于缓解恶心。运动方面,可进行前庭功能训练,如头部旋转、眼球运动等,提高平衡系统适应性。护理方面,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调节座椅至舒适角度,有助于预防晕车。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晕车除了吃药还有什么办法?
晕车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乘车环境和训练前庭功能来缓解。晕车是由于内耳前庭系统与视觉信息不匹配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和呕吐。 1、调整饮食:乘车前避免空腹或过饱,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饼干或香蕉。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部不适。可以适量饮用姜茶或含姜片,姜具有缓解恶心和呕吐的作用。 2、改善乘车环境:选择靠窗座位,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阅读或使用手机,减少视觉与内耳前庭系统的冲突。可以闭目养神,听轻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帮助放松身心。使用遮阳板或眼罩,减少外界光线刺激。 3、训练前庭功能:通过日常锻炼增强前庭系统的适应能力,如进行平衡训练、瑜伽或太极。可以尝试头部旋转、身体摇摆等动作,逐步提高前庭系统的耐受性。定期进行这些训练,有助于减少晕车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晕车虽然常见,但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乘车环境和训练前庭功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乘车舒适度。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建议咨询寻求专业治疗建议。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热门标签

苯中毒 喉狭窄 腹腔脓肿 肺性脑病 染色体异常 单纯性肾囊肿 急性淋巴结炎 纳尔逊综合征 视网膜血管炎 家族性地中海热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