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麻风疫苗一周后发烧可能与疫苗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伴随症状等方式处理。
1、疫苗反应麻风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热,通常持续1-2天。建议家长保持孩子多饮水,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
2、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疫苗接种后免疫力暂时下降有关,表现为发热伴咳嗽流涕。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生理盐水喷鼻缓解鼻塞,可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奥司他韦颗粒。
3、幼儿急疹6-18个月婴幼儿突发高热3-5天后出疹,可能与疫苗诱发HHV-6病毒激活有关。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皮疹出现后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口服西替利嗪滴剂。
4、尿路感染女婴多见发热伴排尿哭闹,可能与疫苗接种后护理不当有关。家长需及时送检尿常规,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或呋喃妥因肠溶片。
疫苗接种后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39℃需及时就医,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