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患病动物后需立即采取局部消毒、健康监测、隔离防护、专业评估等措施。常见风险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传播、过敏反应等。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接触部位15分钟,伤口可用碘伏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皮肤破损时需覆盖无菌敷料。
连续14天体温及接触部位变化,记录红肿、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狂犬病暴露需观察动物10日内生存状态。
处理期间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衣物需60℃以上高温清洗。呼吸道疾病风险者应佩戴N95口罩。
根据动物病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或破伤风抗毒素,布鲁氏菌病等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兽医接触者建议预防性使用多西环素。
接触后72小时内是干预黄金期,建议保留动物检疫证明,饲养宠物者应定期驱虫免疫,野外作业人员需配备防护装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