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牙结石扣掉了有印子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换牙要拔牙还是自然掉?
小孩换牙通常建议自然脱落,但当乳牙阻碍恒牙生长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拔牙。家长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同时结合医生建议采取适当措施。 1、正常的换牙过程 换牙是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生理现象,通常出现在6至12岁期间。乳牙在恒牙的生长压力下逐渐松动并自行脱落。如果乳牙松动但没有出现疼痛或恒牙异位生长的迹象,可以等待其自然掉落。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孩子的恐惧感,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2、特殊情况下需要拔牙的原因 有些情况下,乳牙可能需要拔牙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乳牙滞留:恒牙已经长出,但乳牙迟迟未脱落,可能导致恒牙异位或排列不齐的情况。 龋齿或感染:乳牙严重龋坏或因感染引起疼痛、肿胀时,可能危害恒牙芽,需要积极治疗或拔除。 空间不足:颌骨发育不足或牙齿排列较拥挤时,需要通过拔牙为恒牙提供足够生长空间。 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拔牙。 3、如何护理乳牙松动与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正确护理:当乳牙松动时,避免孩子用手拨弄,也不要用强硬的方法自行拔除,以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和牙龈。 拔牙后护理:如果进行了拔牙,家长需帮助孩子遵循医生指导,咬住消毒棉球止血半小时,避免当日剧烈运动或进食过热的食物。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多关注拔牙后是否有持续出血或疼痛,并及时复诊。 饮食建议:推荐给换牙期的孩子准备富含维生素与钙的饮食,比如牛奶、坚果、绿色蔬菜,有助于恒牙健康发育。 小孩换牙应以自然脱落为主,但需家长关注其口腔健康变化。一旦发现乳牙滞留或其他异常,应请口腔科医生介入,以确保恒牙正常发育。定期检查、合理护理能为孩子的口腔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牙齿外伤后应该怎么办?
牙齿外伤后需要立即采取正确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并及时就医。处理方法包括冷敷、保护牙齿、清洁伤口和寻求专业治疗。 1、冷敷处理。牙齿外伤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轻轻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避免炎症扩散。 2、保护牙齿。如果牙齿松动或脱落,避免用手触碰或试图复位。对于脱落的牙齿,可以将其放入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尽快带到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再植或其他修复措施。 3、清洁伤口。牙齿外伤可能伴随口腔软组织损伤,如牙龈出血或口腔黏膜破裂。用温盐水轻轻漱口,清洁伤口,避免感染。不要使用刺激性漱口水或牙膏,以免加重疼痛。 4、就医治疗。牙齿外伤后应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治疗。轻微松动可能只需固定观察,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牙冠修复或种植牙。医生还会评估是否有颌骨骨折或其他并发症,确保全面治疗。 5、后续护理。治疗后需遵循医嘱,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如有异常疼痛、肿胀或感染迹象,及时复诊。对于儿童牙齿外伤,还需关注恒牙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干预。 牙齿外伤后正确处理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损伤,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发生,保护牙齿健康。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牙齿修复充填还可以喂奶吗?
牙齿修复充填后可以正常喂奶,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方法通常对哺乳没有影响。修复牙齿时,医生会选择安全材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母乳的成分。哺乳期女性在进行牙齿修复前,可以告知医生哺乳情况,确保治疗方式安全。 1、牙齿修复充填的安全性 牙齿修复充填常用的材料包括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和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母乳产生不良影响。银汞合金虽然含有少量汞,但固化后稳定,通常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医生在操作时会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确保安全性。 2、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牙齿修复充填时,医生可能会使用局部麻醉剂。常用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其代谢速度快,进入母乳的量极低,不会对婴儿造成影响。如果需要拍摄X光片,医生会使用铅围裙保护身体,减少辐射暴露。治疗结束后,可以正常哺乳,无需等待。 3、哺乳期口腔健康管理 哺乳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容易出现牙龈炎或龋齿等问题。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有助于维护牙齿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牙齿修复充填不会影响哺乳,哺乳期女性可以放心接受治疗。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治疗方法,确保安全性和效果。同时,注意日常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如果对治疗有任何疑虑,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适合的诊疗方案。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拔牙后出血止不住怎么办?
拔牙后出血止不住可能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护理不当或拔牙创伤较大引起,需及时采取压迫止血、冷敷等措施,必要时就医处理。 1、凝血功能异常 部分人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拔牙后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这类患者术前应告知医生病史,医生会评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术后若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止血药物或局部缝合止血。 2、术后护理不当 拔牙后咬紧纱布是止血的关键步骤,通常需持续30分钟至1小时。过早移除纱布或频繁漱口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持续出血。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和饮用热饮,以减少出血风险。若出血不止,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再次压迫创口,并保持头部抬高。 3、拔牙创伤较大 复杂的拔牙手术,如智齿拔除或牙齿位置异常,可能造成较大创伤,导致出血量增加。术后医生会使用止血药物或缝合创口以减少出血。若出血持续,可采用冷敷方法,用冰袋敷在面部对应位置,每次15分钟,间隔30分钟,帮助收缩血管止血。 4、就医处理 若上述措施无效,或出血伴随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 局部止血: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或电凝设备。 - 缝合创口:对较大创口进行缝合以促进愈合。 - 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或维生素K。 拔牙后出血不止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轻微出血可通过压迫和冷敷控制,严重出血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术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不当护理,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并促进创口愈合。若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其他健康问题,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手术安全。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一口气提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一口气提不起来可能与心肺功能异常、情绪紧张或肌肉疲劳有关,需排查哮喘、焦虑或膈肌痉挛等问题。改善方法包括呼吸训练、药物干预及情绪调节。

1. 心肺功能异常

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或心力衰竭会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加重。肺功能检查可发现FEV1/FVC比值下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长期控制推荐布地奈德吸入剂,严重病例需联合噻托溴铵。

2. 情绪因素影响

焦虑症引发的过度换气综合征占门诊病例的23%。躯体化症状表现为胸部紧束感伴手足麻木,但血氧饱和度正常。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腹式呼吸练习采用4-7-8法则(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短期可使用劳拉西泮0.5mg临时缓解,长期建议认知行为治疗。

3. 肌肉功能障碍

膈神经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反常呼吸。肌电图检查能发现神经传导异常,新斯的明试验可鉴别肌无力。康复训练包括吹气球锻炼,每天3组每组10次;平板支撑增强核心肌群,从30秒逐步延长至2分钟。营养补充建议增加维生素B1和辅酶Q10摄入。

4. 其他病理因素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组织供氧不足,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胃食管反流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假性呼吸困难,睡前3小时禁食并抬高床头15cm。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亢进,需检测TSH水平。

当伴随嘴唇发绀、意识模糊或胸痛超过20分钟时,必须立即就医。日常可监测静息呼吸频率,正常成人每分钟12-20次,持续高于24次需警惕呼吸衰竭。建议每年进行肺功能筛查,吸烟人群每半年检查碳氧血红蛋白含量。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龟头炎 视盘炎 产后贫血 并殖吸虫病 眶上神经痛 盲袢综合征 输尿管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贝克威思-威德曼综合征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