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你好,我的母亲早年眼睛里长有小云一样的东西,但不影响视力,最近眼睛跳的特别厉害,到医院检查,说是高血压,伴有血糖高,得等两项指标都正常以后才能动手术摘取小云,请问用药以及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另外我上网看了,说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对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脚面的神经一跳一跳的疼怎么办?

脚面神经一跳一跳的疼可通过热敷缓解、避免久站久坐、遵医嘱使用药物、神经阻滞治疗、手术松解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神经压迫、局部炎症、外伤后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

1、热敷缓解

局部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神经的刺激。使用40度左右温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配合轻柔按摩效果更佳。该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红肿的轻微神经痛。

2、避免久站久坐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加重神经压迫。建议每1小时活动脚踝5分钟,可做踮脚尖、勾脚背等动作。选择软底鞋并垫足弓支撑垫,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足部。日常避免穿过紧的袜子或鞋子,减少对足背神经的机械性刺激。

3、遵医嘱使用药物

甲钴胺片可营养受损神经,普瑞巴林胶囊能抑制异常神经放电,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减轻炎症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药物适用于明确诊断为神经炎或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4、神经阻滞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医生可能建议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腓浅神经阻滞。通过注射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暂时阻断痛觉传导,配合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神经水肿。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

5、手术松解

当影像学显示明确神经卡压如踝管综合征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行神经松解术。手术通过切开压迫神经的韧带或纤维束带解除压迫,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神经电生理功能。该方式仅适用于器质性病变患者。

建议保持足部温暖干燥,避免寒冷刺激诱发疼痛加重。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修复,可选择燕麦、瘦肉等食物。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麻木无力时,需及时就诊排查腰椎或代谢性疾病。夜间疼痛明显者可尝试抬高患肢睡眠,日常行走使用助行器分散足部压力。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突然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突然血糖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饮食不当、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

胰岛素分泌不足常见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或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血糖无法有效降低。饮食不当如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糖高脂食物,超过机体代谢能力,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应激反应包括感染、创伤、手术等,这些情况下体内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突然血糖高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口干、乏力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日常需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焦虑症痊愈的征兆?

焦虑症痊愈的征兆主要有情绪稳定、躯体症状减轻、社会功能恢复、认知改善、应对能力提升等表现。这些变化通常提示病情逐步缓解,但需结合专业评估确认。

1、情绪稳定

患者主观感受到持续性的平静状态,对既往诱发焦虑的事件反应强度降低,情绪波动剧烈的情况减少。可能出现对生活兴趣恢复、对未来预期趋于乐观等心理变化。这种稳定性需维持较长时间,而非短暂情绪缓解。

2、躯体症状减轻

心悸、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亢进表现频率下降,肌肉紧张度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或便秘缓解。睡眠障碍显著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等问题逐步消失,体力和精力水平趋于正常。

3、社会功能恢复

能够重新参与工作学习并保持效率,人际交往障碍减轻,回避社交场合的行为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可独立处理既往因焦虑回避的事务,如乘坐交通工具、独自外出等。

4、认知改善

过度担忧和灾难化思维频率降低,对自身症状的过度关注减少,注意力及记忆力改善。能够运用认知行为技巧应对负面想法,理性评估风险的能力提升,病态完美主义倾向减弱。

5、应对能力提升

面对压力时能主动采用深呼吸、正念等放松技巧,替代原有的逃避或过度反应行为。情绪调节策略多样化,对复发征兆具备识别能力,可及时寻求专业支持而非陷入恐慌循环。

建议维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可继续记录情绪变化日记帮助监测恢复进程,定期复诊评估防止复发。社会支持系统对巩固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若出现反复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干预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中断心理治疗。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甲亢指标多少需要服药??

甲亢患者是否需要服药需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综合判断,通常TSH低于0.1mIU/L且FT4超过正常值上限时需启动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标准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至0.1mIU/L以下,同时游离甲状腺素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超过参考范围上限,提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此时应考虑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对于轻度甲亢患者,若TSH在0.1-0.4mIU/L之间且FT4正常,可能优先选择观察随访。妊娠期甲亢患者的用药阈值会更严格,TSH低于妊娠期特异性参考值下限即需干预。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脏病者即使指标未达重度标准,也可能需要提前用药控制症状。部分亚临床甲亢患者若出现心慌、消瘦等明显症状,或合并房颤、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时,即使TSH仅轻度降低也建议药物治疗。

甲亢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出现心悸、多汗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服药期间须遵医嘱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禁止自行调整药量。建议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作息规律有助于病情控制。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亢复发看哪些指标?

甲亢复发主要需监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指标。甲亢复发可能与停药过早、药物剂量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碘摄入过量、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易怒、手抖等症状。

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甲亢复发时该数值通常低于正常范围。TSH由垂体分泌,受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抑制TSH分泌。检测TSH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甲亢复发,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采血前需空腹8小时。

2、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甲亢复发时FT4水平多超过正常上限。FT4不受甲状腺结合蛋白影响,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药物减量过快或存在甲状腺炎,需结合TRAb抗体判断复发类型,检测时避免使用生物素类保健品。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甲亢复发早期就可能显著升高,其生物活性比FT4更强。FT3对T3型甲亢诊断有特殊价值,某些复发患者可能仅表现为FT3升高而FT4正常。检测时应避开急性疾病期,应激状态可能导致暂时性FT3增高,需间隔2-4周复查确认。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该抗体水平持续升高者复发风险增加。TPOAb通过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激素释放,抗体滴度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时,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也应加强监测,建议每半年复查抗体水平变化。

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组织破坏程度相关,甲亢治疗过程中TgAb持续阳性者更易复发。该抗体可能干扰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结果,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监测,对于Graves病患者需与TRAb联合检测,抗体水平波动超过30%具有临床意义。

甲亢复发监测期间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不可自行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禁用含碘药物及造影剂,育龄女性复发需严格避孕至病情稳定。适当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乳腺炎 肝血管瘤 脑结核瘤 放射性肺炎 颈部血管瘤 慢性筛窦炎 生殖细胞瘤 急性脑血管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