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女性脂溢性脱发的症状及物理治疗方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成人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

成人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主要有温水擦浴、冰袋冷敷、多饮水、调节室温、保持休息等。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需及时干预。

1、温水擦浴

使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每次擦拭持续10-15分钟,间隔30分钟可重复进行。擦拭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干燥衣物。

2、冰袋冷敷

将冰袋包裹薄毛巾后置于前额或腋下,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冰袋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冷敷可收缩局部血管,加速热量散失。若出现皮肤苍白、麻木需立即停止。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时的辅助降温。

3、多饮水

发热时体液蒸发加快,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2500毫升。可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分次少量饮用。充足水分有助于促进排汗排尿,带走体内热量,同时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可能加重脱水。

4、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穿盖过厚衣物或棉被。过热环境会阻碍散热,过冷可能引发寒战产热。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温水擦浴增强降温效果。

5、保持休息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修复,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若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监测体温变化。

物理降温期间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5℃应及时就医。发热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退热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物理降温用热水还是凉水?

物理降温一般建议使用温水,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凉水。温水擦拭能避免皮肤血管收缩导致热量滞留,凉水仅适用于高热且无寒战的情况。

温水通常指32-34摄氏度的水,接近人体表皮温度,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时能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同时不会刺激皮肤引发不适。温水降温适合大多数发热患者,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可配合开窗通风、减少衣物等基础措施。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且无寒战、四肢温暖,可用25-30摄氏度的凉水短时擦拭,但需避开前胸、腹部等敏感区域,避免冷刺激引起颤抖产热。凉水降温后30分钟需复测体温,若出现寒战、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

物理降温期间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每2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可能引起皮肤吸收中毒或诱发寒战。若持续高热或伴有意识改变、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温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卧床休息,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怎样有效物理退烧?

物理退烧可通过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调节室温、补充水分、减少衣物等方式实现。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引发不适甚至惊厥,需及时干预。

1、温水擦浴

使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酒精可能经皮肤吸收或刺激呼吸道,冰水会导致寒战反升体温。每次擦浴持续10-15分钟,间隔30分钟可重复进行。

2、冰袋冷敷

将冰袋包裹干毛巾置于前额或腋下,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局部冻伤。婴幼儿及循环障碍者慎用,冷刺激可能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可选择退热贴替代,其凝胶层能持续释放冷感4-8小时。

3、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使用空调或风扇促进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高温环境会阻碍散热,但过度降温可能引发寒战。湿度控制在50%-60%有助于汗液蒸发,可配合加湿器使用。

4、补充水分

每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发热时呼吸增快及出汗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适当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电解质,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脱水。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饮水量。

5、减少衣物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婴幼儿可仅穿单层肚兜。移除厚重被褥,改用薄毯覆盖。注意足部保暖的同时暴露四肢皮肤,促进热量散发。避免传统捂汗方式,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或脱水。

物理退烧期间需每小时监测体温,若腋温持续超过38.5℃超过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退热过程中可配合头部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缓解头痛。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直至体温稳定24小时以上。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实施物理降温时,家长或照护者需全程陪同观察反应。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什么是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主要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过多伴随头发逐渐稀疏。

脂溢性脱发可能与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异常、毛囊微小化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旺盛、头发逐渐变细软、前额及头顶部位头发稀疏。该病进展缓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头发油腻或轻微脱发,随着时间推移,脱发区域逐渐扩大,严重时可能出现明显秃发区。部分患者会伴随头皮瘙痒或头皮屑增多。

日常应注意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抓挠,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若脱发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新生儿怎么物理降温 新生儿发烧的几个物理降温方法须知?

新生儿发烧可通过减少衣物、温水擦浴、调节室温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新生儿发烧时,减少衣物有助于散热,避免包裹过厚导致体温升高。温水擦浴可使用32-34摄氏度的温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每次擦拭10分钟,重复进行2-3次。调节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物理降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防止皮肤刺激或体温骤降。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降,应及时就医。

物理降温期间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鞭虫病 黄热病 肾积脓 多胎妊娠 黄斑裂孔 急性会厌炎 暴露性角膜炎 基底细胞腺瘤 球后视神经炎 膀胱乙状结肠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