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是不是我有时候会感觉心跳加速,同时伴有胸闷气短(以前很少有这种症状,今年下半年开始有这种状况),特别是在大量运动后,请问这种状况是不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我该怎么预防或治疗还有一个我经常吸烟,这个对这种疾病有没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有什么危害?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可能引发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属于心室异位节律,常见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等情况,需结合具体病因评估风险。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短暂心悸或无明显不适。此类情况通常与一过性电解质失衡、情绪紧张或咖啡因摄入有关,心电图显示心率略快于窦性心律但未超过100次/分。通过纠正低钾血症、停用拟交感药物等措施多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需短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症状。

少数情况下可能进展为严重并发症。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时,易恶化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患者会出现晕厥、胸痛、血压下降等表现,需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或进行电复律治疗。长期未控制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还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尤其对于基础心功能较差者。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出现持续心悸或伴随胸痛时应及时就诊心内科。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限制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遵医嘱调整地高辛片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剂量。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激动后心跳加速之后人特别疲劳?

激动后心跳加速伴随疲劳通常是生理性反应,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能量消耗增加或潜在心脏疾病有关。健康人群在情绪平复后多可自行缓解,若频繁出现或伴随胸痛、晕厥需警惕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因素。

情绪激动时人体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促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应对应激状态。这种生理性反应会暂时提高耗氧量,当兴奋状态结束后,身体因能量过度消耗可能出现乏力感。部分人群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弱,恢复期可能延长至数小时。日常可通过深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缓解症状。

病理性因素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常超过150次/分,发作终止后因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易产生疲惫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持续升高,即使平静状态下也容易出现心悸后疲劳。贫血或低血糖患者因氧供不足,应激状态下更易出现代偿性心率增快与后续衰竭。这类情况需通过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明确诊断。

建议记录症状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若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会造成心跳加速吗?

冠心病可能会造成心跳加速。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出现代偿性心率增快,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症状。

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时,心脏为维持正常泵血功能可能通过加快心率来代偿。这种心跳加速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伴随胸闷、胸痛等典型心绞痛症状。部分患者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与心肌缺血引发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临床常见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可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

少数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时会出现持续性心跳加速,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这类情况常提示病情进展,可能伴随血压下降、头晕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性发作时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伴随晕厥等症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完善冠脉造影等检查。遵医嘱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可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发作。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理想的体检周期是怎样的?

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理想的体检周期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年体检1次,慢性病患者或高风险人群需每3-6个月复查,老年人及存在家族遗传病史者建议每6个月体检1次。

健康成年人通常指18-40岁无基础疾病人群,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这类人群代谢功能稳定,每年1次体检可有效筛查早期病变。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缩短体检间隔,每3-6个月监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脏超声等指标,及时评估病情控制情况。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衰退,体检频率应提高至每6个月1次,重点增加骨密度、肿瘤标志物、颈动脉超声等老年相关项目。存在癌症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者,需针对高风险部位如肺部CT、胃肠镜等专项检查,周期可结合医生建议调整。孕妇需按产检规范进行专项检查,孕早期每月1次,孕中晚期每2-4周1次。

体检后需结合报告结果动态调整周期,发现异常指标者应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体检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和剧烈运动,空腹8-10小时以保证检测准确性。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体检,保留历年报告便于对比数据变化。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龋齿多久形成的 6个恶习会加速龋齿形成?

龋齿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时间形成,不良习惯会加速这一过程。

龋齿的形成是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逐步腐蚀牙釉质的结果。长期高糖饮食为致龋菌提供充足营养,碳酸饮料持续软化牙釉质,夜间哺乳或含奶瓶入睡会使婴幼儿乳牙浸泡在奶液中。不规律刷牙导致牙菌斑堆积,横向用力刷牙可能磨损牙颈部保护层。吸烟会抑制唾液抗菌作用,咬硬物习惯可能造成牙体微裂。这些行为会缩短龋坏发展时间,使浅龋更快进展为深龋甚至牙髓炎。

建议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餐后漱口,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充填治疗。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热门标签

败血症 多汗症 风湿热 水中毒 手汗症 念珠菌病 发育不良痣 甲状腺结核 败血症型鼠疫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