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选择、用药时间、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监测及避免依赖等问题。常用药物包括右佐匹克隆片、扎来普隆胶囊、阿戈美拉汀片、劳拉西泮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需根据失眠类型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
1、药物选择失眠药物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原发性失眠可选用右佐匹克隆片或扎来普隆胶囊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这类药物成瘾性较低。继发于焦虑或抑郁的失眠可能需要联用阿戈美拉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型失眠,如雷美替胺片。药物选择需排除禁忌证,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部分镇静催眠药。
2、用药时间短效药物如扎来普隆胶囊应在睡前即刻服用,中效药物如劳拉西泮片需提前30分钟服用。连续用药不超过4周,间歇给药方案可每周使用2-4次。避免长期每日用药,防止耐受性产生。老年人应特别注意服药后立即卧床,预防跌倒风险。
3、剂量调整初始剂量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老年人需减量50%。右佐匹克隆片常规剂量为1-3毫克,肝功能损害者不超过2毫克。阿戈美拉汀片应从25毫克起始,1-2周后评估效果再决定是否增至50毫克。用药期间定期复诊,根据睡眠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4、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嗜睡、头晕、记忆力减退等中枢抑制作用,劳拉西泮片可能引起肌肉无力。右佐匹克隆片可能导致口苦、消化不良。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梦游、复杂睡眠行为需立即停药。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加重中枢抑制。
5、避免依赖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片连续使用不宜超过4周,停药需逐渐减量。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行为治疗应同步进行。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撤药方案。记录睡眠日记帮助评估疗效,优先考虑行为干预替代药物维持。
失眠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咖啡因和屏幕蓝光刺激。卧室环境应安静黑暗,温度适宜。日间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建立固定的入睡仪式,如温水浴或轻柔音乐。长期失眠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等潜在疾病,综合治疗才能获得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