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确实有助于控制血糖。膳食纤维通过延缓胃排空、减缓糖分吸收等方式帮助稳定餐后血糖水平,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受损人群具有积极意义。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状物质,能包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减缓其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这种物理屏障作用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同时延长饱腹感。燕麦、豆类、苹果等食物中的β-葡聚糖、果胶等成分已被证实能降低血糖峰值。不溶性膳食纤维虽然不直接参与糖代谢,但通过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间接减少糖分吸收总量。全谷物、芹菜等富含此类纤维的食物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长期规律摄入足量膳食纤维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显示每日摄入超过30克膳食纤维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纤维饮食组。膳食纤维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些代谢产物可通过肠-脑轴影响胰岛素分泌。但需注意突然增加纤维摄入可能引起腹胀,建议从每日15克开始逐步增量,同时保证充足饮水。
建议将高纤维食物均匀分配至三餐,优先选择完整水果而非果汁,保留全谷物外壳部分。血糖波动较大者可尝试在餐前摄入5-10克奇亚籽或亚麻籽,利用其水合作用延缓胃排空。需注意膳食纤维不能替代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调整饮食应咨询营养师。搭配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膳食纤维的控糖效果会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