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明目安神等医学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贫血、缓解疲劳、调节血糖等。桑葚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C、铁元素及膳食纤维,对心脑血管健康、抗氧化、肠道功能均有积极作用。
1、滋阴补血桑葚富含铁元素和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缺铁性贫血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其含有的鞣酸、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强铁的吸收利用率。中医认为桑葚归肝、肾经,对血虚引起的头晕耳鸣、月经量少有一定调理作用。
2、生津润燥桑葚中的多糖类物质和水分含量较高,能缓解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津液不足症状。对于阴虚内热导致的夜间盗汗、五心烦热,桑葚可通过滋阴作用调节体液代谢。秋季干燥时食用鲜桑葚或桑葚干,有助于预防呼吸道黏膜干燥。
3、抗氧化护血管桑葚所含的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2-3倍,能清除自由基,减缓血管内皮氧化损伤。其白藜芦醇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辅助降低血液黏稠度。长期适量摄入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价值。
4、调节血糖代谢桑葚多糖和1-脱氧野尻霉素能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改善餐后血糖波动。研究发现桑葚提取物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有辅助作用。但糖尿病患者仍需以药物治疗为主。
5、改善肠道功能每100克桑葚含3-4克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功能性便秘。其含有的果胶成分可增殖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腹泻期间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症状。
建议每日食用新鲜桑葚不超过100克,桑葚干控制在30克以内。脾胃虚寒者应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同食。桑葚含糖量较高,肥胖人群需控制摄入量。食用后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药用桑葚制剂如桑葚膏、桑葚口服液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正规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