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高血压与心肌缺血通常由动脉硬化、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心脏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每周酒精摄入不超过100克。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心肌供血,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2、药物治疗降压药可选择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抗缺血药物常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曲美他嗪。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预防血栓形成,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
3、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超过70%时,可能需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术后需长期服用双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狭窄。
4、外科手术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可能需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手术可显著改善远期预后,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
控制血压达标值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需立即就医。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适当补充钾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