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强迫征

疾痛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谢国伟
谢国伟 住院医师
博兴县湖滨中心卫生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发展史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经历了从传统大切口手术到现代微创技术的演变过程,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吸除术及飞秒激光辅助手术。

1、囊内摘除术:

20世纪60年代前主要采用囊内冷冻摘除术,通过冷冻探头将整个晶状体连同囊膜完整取出。该术式切口达10-12毫米,需缝合5-7针,术后散光大、恢复期长达3个月。主要并发症包括玻璃体脱失和视网膜脱离,现已基本被淘汰。

2、囊外摘除术:

70年代发展的囊外摘除术保留后囊膜,通过8-10毫米切口取出核性混浊。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后视力恢复明显改善,但仍有角膜内皮损伤风险。该术式现仍用于超硬核白内障处理。

3、超声乳化技术:

90年代普及的超声乳化术将切口缩小至3毫米以下,通过高频超声波粉碎吸除混浊晶状体。配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优势,术后1周视力可达0.5以上。目前仍是主流术式。

4、飞秒激光辅助:

21世纪初出现的飞秒激光可精确完成角膜切口、前囊膜切开及晶状体分割步骤,将超声能量使用降低60%。该技术特别适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偏低患者,能显著提高屈光预测性。

5、功能性人工晶状体:

随着多焦点、散光矫正型等新型人工晶状体应用,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发展为屈光手术。患者术后可同时解决老花、散光等问题,视觉质量接近年轻人水平。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需注意避免揉眼、防止污水入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抗氧化物质。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定期复查眼压及眼底情况,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及时就诊。建议选择防紫外线眼镜保护眼睛,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以延缓其他眼病发生。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喉蹼 氟骨症 毛囊瘤 肝纤维化 睑球粘连 上睑下垂 扁平黄色瘤 晶状体损伤 神经纤维肉瘤 扁桃体良性肿瘤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