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低钙血症可能由肿瘤骨破坏加速、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抑制等原因引起。
1. 肿瘤骨破坏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溶骨性病变,大量钙离子释放入血后经尿液排出。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配合双膦酸盐抑制骨破坏。
2. 肾功能损害轻链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钙重吸收障碍,同时1α-羟化酶活性下降影响维生素D活化。需控制蛋白尿并使用碳酸钙、骨化三醇等药物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3. 维生素D缺乏骨髓瘤微环境炎症因子抑制维生素D转化,同时肾功能不全减少活性维生素D生成。建议监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补充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
4. 甲状旁腺抑制高血钙反馈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长期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定期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特立帕肽治疗。
患者应保证每日800-1000mg钙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定期复查血钙、血磷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