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新生儿科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喂养量、拍嗝、观察吐奶情况、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新生儿吐奶通常由生理性胃部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新生儿头部略高于身体,采用半直立姿势,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喂奶后维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注意避免在婴儿哭闹时喂奶,防止吞咽过多空气。

2、控制喂养量

按需喂养但避免过度,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母乳喂养每侧乳房哺乳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配方奶喂养参考月龄推荐量。可尝试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如每次减少20%奶量并增加1-2次喂养次数。观察婴儿停止吸吮、转头回避等饱腹信号时及时停止喂奶。

3、拍嗝方法

喂养中途及结束后均需拍嗝,将婴儿竖抱于肩头,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也可采用坐位拍嗝法,一手支撑婴儿下巴及胸部,另一手轻拍后背。每次拍嗝持续3-5分钟,若未出嗝可变换体位后继续。拍出的气体可能带有少量奶液,属正常现象。

4、观察吐奶情况

记录吐奶频率、量及性状,生理性吐奶多为少量白色奶液,每日不超过3-4次。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血丝或黄绿色胆汁、伴随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需警惕病理性吐奶。注意观察是否伴随腹胀、腹泻、皮疹等其他症状。

5、就医检查

持续严重吐奶需排除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肥厚性狭窄等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腹部超声、食管PH监测等检查。确诊牛奶蛋白过敏需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幽门狭窄需考虑手术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混悬液,但新生儿用药需严格把控适应症。

日常护理需保持婴儿睡眠时头高脚低位,选择防呛奶设计的斜坡枕。母亲饮食需注意回避可能引起过敏的高蛋白食物。喂养器具每次使用后彻底消毒,配方奶即冲即饮避免变质。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记录每日吐奶次数及喂养量变化。若吐奶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危急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多数生理性吐奶随月龄增长逐渐改善,6个月后明显减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颈肋 苯中毒 肛门息肉 颈椎结核 皮肤炭疽 等孢球虫病 肾病综合征 肺泡微结石症 慢性支气管炎 球后视神经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