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新生儿科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新生儿老吐奶怎么办

新生儿老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选择合适奶嘴、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吐奶通常由生理性胃部发育不全、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新生儿头部高于腹部,采用半坐位或斜抱姿势,减少胃部受压。哺乳后维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帮助奶液滞留胃内。避免平躺喂奶或立即平放,可降低奶液反流概率。

2、控制奶量

按需喂养但单次奶量不宜过多,新生儿胃容量较小,过度喂养易导致胃内压增高。可尝试少量多次的喂养模式,每次间隔2-3小时。使用标准量具确认奶量,配方奶喂养者需严格按比例调配。

3、拍嗝干预

喂养中途及结束后需竖抱拍嗝,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拍嗝时间建议持续5-10分钟,若未出嗝可变换体位重复操作。拍嗝后保持竖姿片刻再予平卧。

4、奶嘴适配

奶瓶喂养需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型号,孔径过大会导致流速过快。测试时将奶瓶倒置,奶液应呈连续滴落而非线状流出。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5、病理排查

若伴随体重不增、喷射性呕吐或血性呕吐物,需就医排除胃食管反流病、牛奶蛋白过敏或先天性幽门狭窄。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超声检查、过敏原检测或开具盐酸雷尼替丁干混悬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日常需记录吐奶频次与性状,避免过度包裹或喂养后立即更换尿布。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减少摄入易致敏食物。若吐奶伴随拒食、嗜睡或脱水症状,须立即就医。多数生理性吐奶随月龄增长逐渐改善,6个月后显著缓解。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睾丸炎 天疱疮 卵巢肿瘤 暗丝孢霉病 急性乳腺炎 输尿管结核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