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预防方法包括产前筛查、母婴阻断措施和及时接种疫苗。
1、母婴传播的具体机制
乙肝病毒HBV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新生儿,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垂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传播和产后接触传播。
宫内感染较少见,但若孕妇体内病毒极高或由于胎盘屏障破裂,可能直接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传播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母体血液及体液,病毒进入体内;产后传播一般由密切母婴接触,如哺乳时乳头破裂或母婴共用伤口护理物品等。
2、母婴传播如何预防
为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科学干预非常重要:
1孕期筛查与抗病毒治疗:在孕期早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了解病毒携带情况。如果检测显示孕妇为高病毒载量HBV DNA 2、× 10^7、IU/mL,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使用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控制病毒活跃性。
2出生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对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几率。常规疫苗接种程序为0、1、6个月三针。
3产后科学护理:避免婴儿接触母体伤口、血液等传染源,哺乳时需注意乳头是否存在破损,若破损建议暂停哺乳。
3科学认知误区
很多准妈妈认为乙肝必须选择剖宫产才能避免传播,但医学研究表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关键在于及早筛查并配合医生实施阻断措施。乙肝携带者并不需要过度担心生育问题,只要遵循医学建议,母婴成功阻断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做好必要的阻断措施,新生儿感染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果您或家人是乙肝携带者,建议在孕前或孕期咨询专业制定科学的母婴阻断方案,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