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细菌性痢疾并发症需通过饮食卫生管理、规范用药、症状监测及免疫增强四种方式实现。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通常由脱水、电解质紊乱、肠穿孔或败血症等因素引起。
1、饮食卫生:严格处理生食,避免饮用未煮沸水源,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可降低重复感染风险。家长需确保儿童餐具高温消毒。
2、规范用药:遵医嘱完成抗生素全程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诺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不可自行停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3、症状监测: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体温及精神状态,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家长需为患儿测量尿量预防脱水。
4、免疫增强:康复期补充益生菌与锌制剂,适度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蒸蛋,帮助肠黏膜修复。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
疾病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恢复期逐步增加香蕉、苹果等富含钾的水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