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遗传。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不同,后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同样重要。
1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相对较低。若父亲患有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5-10%。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类患者通常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日常需严格监测血糖,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2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较高。父亲患病时子女患病风险可达30-4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则风险升至50-70%。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缺陷有关,肥胖、缺乏运动等后天因素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逐渐发展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治疗上可采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降糖药,严重者需联合胰岛素治疗。
无论遗传风险高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都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建议定期检测血糖,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有家族史者更应重视早期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