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到肝硬化通常经历肝炎持续进展、肝纤维化积累、假小叶形成三个阶段。
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过程始于肝细胞长期受损。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炎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分泌胶原纤维。随着纤维结缔组织在肝内弥漫性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逐渐被破坏,形成纤维间隔分割的假小叶。此时肝脏质地变硬,表面呈现结节样改变,进入代偿期肝硬化阶段。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等症状,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降低、转氨酶异常。
若未及时干预,肝硬化将进入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肝脏合成功能进一步衰退引发凝血障碍、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影像学检查可见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呈锯齿状,肝穿刺活检能明确纤维化分期。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并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