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会引起体温升高。感冒导致的发热程度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升高主要与病毒感染、炎症反应、继发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
1. 病毒感染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可表现为头痛、乏力等症状。治疗以休息为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2. 炎症反应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会引发局部炎症,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热原物质导致体温升高,常伴有鼻塞、咽痛。建议多饮水,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缓解症状药物。
3. 继发感染感冒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此时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可能出现脓涕、面部压痛。需就医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4. 免疫应答机体通过升高体温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对抗病毒,这种生理性发热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保持充足睡眠,可配合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需排除流感等疾病。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2000毫升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以上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