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肝多囊肾可通过定期复查、控制血压、囊肿穿刺引流、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家族遗传、囊肿进行性增大、肾功能恶化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或CT检查监测囊肿变化,重点关注肝肾功能指标及血压水平,出现腹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2、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损害,建议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3、囊肿穿刺引流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该方法对肝囊肿效果优于肾囊肿。
4、肾脏替代治疗终末期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符合条件者可考虑肾移植,移植前需评估肝脏囊肿是否影响手术安全性。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破裂,合并感染时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