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患者在规范抗病毒治疗下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实际时间受到病毒控制效果、肝功能代偿能力、并发症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因素影响。
1、病毒控制效果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可延缓纤维化进展,需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
2、肝功能代偿能力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预后较好,需通过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合并黄疸或腹水时需加强护肝治疗。
3、并发症管理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关键,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术,门静脉高压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
4、生活方式调整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腹胀或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