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膀胱癌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化疗、卡介苗免疫治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早期膀胱癌通常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物质暴露、慢性膀胱炎症、基因突变等原因引起。
1、电切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肿瘤,通过电切环切除肉眼可见病灶。术后可能出现血尿、尿频等症状,需配合后续灌注治疗降低复发概率。
2、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常用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等药物,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化学性膀胱炎,表现为尿急尿痛,通常2-3天后自行缓解。
3、免疫治疗卡介苗灌注通过激活局部免疫反应清除残余肿瘤细胞。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热、排尿不适,持续48小时以上需就医处理。
4、根治切除术针对高危复发或多发性肿瘤可能采用膀胱全切术,需同时进行尿流改道重建。术后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吸烟及接触染发剂等化学刺激物,术后每3个月需进行膀胱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