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起恶心反应较常见的有半夏、天南星、乌头、附子、巴豆、甘遂、大戟、芫花、商陆、常山等,这些药物可能因毒性成分或刺激性导致胃肠不适,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1、半夏生半夏含草酸钙针晶刺激黏膜,炮制后毒性降低但仍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临床常用姜半夏配伍生姜减毒。
2、天南星含刺激性苷类成分,误服未炮制品会导致舌喉麻木伴恶心,需用白矾水浸泡炮制后使用。
3、乌头类乌头碱直接刺激呕吐中枢,中毒时先出现口唇麻木继而剧烈呕吐,须久煎减毒并配合蜂蜜解毒。
4、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等含强烈泻下成分,刺激肠黏膜反射性引起恶心,宜醋制减轻刺激性,中病即止。
服用上述药物出现持续恶心、呕吐或心悸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日常储存需与食品分开存放并标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