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燕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体外。
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形成粘稠凝胶状物质。这种凝胶可以包裹食物中的胆固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β-葡聚糖还能与胆汁酸结合,促使肝脏利用血液中的胆固醇合成新的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项研究表明,每日摄入3克以上燕麦β-葡聚糖,持续4周以上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10%。
除β-葡聚糖外,燕麦还含有燕麦皂苷、多酚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修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燕麦中的植物甾醇结构与胆固醇相似,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长期食用燕麦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某些益生菌能代谢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进一步调节胆固醇代谢。
建议将燕麦作为日常主食的一部分,可与牛奶、水果搭配食用。选择整粒燕麦或钢切燕麦比即食燕麦更好,因其保留了更多膳食纤维。烹饪时可适当延长熬煮时间,使β-葡聚糖充分释放。同时需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配合适量运动,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才能更好地维持血脂健康。如已有高胆固醇血症,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不可仅依赖饮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