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力衰竭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原发病管理、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预后与病因、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改善心功能,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调节心律,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原发病管理先天性心脏病需手术矫正,心肌炎需抗感染治疗,川崎病需免疫球蛋白干预,控制基础疾病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3、营养支持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限制液体摄入量,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等营养素改善心肌代谢。
4、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呼吸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后期可开展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评估心肺功能调整方案。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尿量和活动耐力,避免呼吸道感染,保证充足休息,长期随访中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护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