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吸入性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呼吸道管理、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1、宫内感染:母亲妊娠期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时,病原体可能经胎盘传播给胎儿。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即刻出现呼吸急促、呻吟,需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进行抗感染治疗。
2、产时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产道病原体导致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患儿多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呼吸窘迫,需静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监测生命体征。
3、产后感染:出生后通过医护人员或环境接触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症状表现为喂养困难、体温不稳定,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万古霉素等药物,同时加强隔离措施。
4、吸入性因素:胎儿窘迫导致羊水吸入或喂养不当引发乳汁误吸,化学性刺激引发炎症反应。胸片可见斑片影,需进行气道吸引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减轻炎症。
家长需保持喂养体位正确,注意观察呼吸频率与肤色变化,所有治疗均需在新生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