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胃阴虚可通过中脘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等穴位刺激改善症状。胃阴虚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耗伤、热病伤阴等因素引起。
1、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调和胃气,缓解胃脘隐痛、口干咽燥等胃阴虚症状,可配合麦冬、石斛等滋阴中药使用。
2、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三寸,艾灸此穴能健脾益胃,改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等表现,常与沙参、玉竹等养阴药物联合应用。
3、三阴交穴:内踝尖上三寸处,艾灸可滋阴降火,针对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虚热证候,建议搭配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养阴药材。
4、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艾灸该穴能和胃降逆,减轻嗳气、反酸等伴随症状,需注意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刺激。
治疗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适量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若出现灼痛加重或皮肤过敏需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