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了不敢直腰可通过卧床休息、冷热敷治疗、佩戴护腰、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腰扭伤通常由肌肉拉伤、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使髋膝关节屈曲,减轻腰部压力。避免翻身或坐起等动作,防止加重肌肉痉挛。如厕时使用腰围保护,动作需缓慢。
2、冷热敷治疗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隔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3次,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袋或艾叶煎汤湿热敷,温度不超过50度避免烫伤。
3、佩戴护腰选择医用腰围固定腰椎,限制腰部过度活动。腰围需贴合腰椎生理曲度,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连续佩戴不超过2周。下床活动时必须佩戴,卧床休息时解除避免肌肉萎缩。
4、药物治疗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炎症,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洛索洛芬钠贴剂局部镇痛。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和碳酸钙D3片改善骨代谢。
5、物理治疗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消除深层炎症,超声波促进组织修复,中频电刺激缓解肌肉痉挛。恢复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五点支撑法、臀桥运动等增强腰椎稳定性。
恢复期间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及突然扭转腰部,睡眠时侧卧屈膝减轻腰椎压力。日常可练习小燕飞动作强化腰背肌,坐姿保持腰部垫枕维持生理曲度。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多食用牛奶、鱼肉、西蓝花等食物。若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等严重情况。
脱臼和扭了筋的主要区别在于关节结构是否发生移位,脱臼指关节面完全或部分脱离正常位置,而扭了筋是韧带或肌腱的拉伸或撕裂。两者在症状表现、损伤机制及处理方式上均有明显差异。
1、损伤性质脱臼属于关节结构性损伤,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常伴随关节囊撕裂或周围韧带断裂。扭了筋属于软组织损伤,主要指韧带部分或完全撕裂,关节结构保持完整。脱臼通常需要专业手法复位,而扭伤多通过制动和康复训练恢复。
2、症状表现脱臼会出现关节明显畸形、活动完全受限、剧烈疼痛及迅速肿胀。扭伤表现为局部压痛、淤青、活动时疼痛加重但关节仍可部分活动。脱臼可能压迫神经血管导致远端麻木,扭伤极少出现此类并发症。
3、发生机制脱臼多由高能量外力直接作用于关节导致,如跌倒时手掌撑地引发肩关节脱位。扭伤常因关节过度扭转或超限活动引起,如踝关节内翻造成外侧韧带损伤。脱臼常见于肩、肘、髋等大关节,扭伤好发于踝、腕等灵活性较高的关节。
4、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可明确显示脱臼的关节面移位情况,部分复杂脱臼需CT三维重建评估。扭伤在X线下无骨质异常,MRI能清晰显示韧带损伤程度和范围,对制定康复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5、处理原则脱臼需立即就医进行闭合复位,严重者需手术修复关节囊。扭伤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处理,慢性反复扭伤可能需韧带重建。脱臼复位后需固定3周以上防止习惯性脱位,扭伤一般制动1-2周后逐步开始功能锻炼。
无论脱臼或扭伤,伤后48小时内应避免热敷、按摩及剧烈活动。恢复期间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关节稳定性训练有助于预防再损伤。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松动或反复肿胀,应及时复查排除潜在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