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低血压可能由体位调节异常、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体液、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体位调节异常平卧时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血压调节延迟,表现为头晕目眩。建议采取渐进式体位改变,避免快速起身。
2、血容量不足脱水或失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可能伴随口渴乏力。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导致压力反射受损,常见于长期慢性病患者。可使用米多君、屈昔多巴等血管活性药物。
4、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影响心输出量,多伴有胸闷心悸。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地高辛、美托洛尔等药物。
日常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出现晕厥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