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肺炎可能由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时,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容易反复侵袭肺部。常见于早产儿、营养不良儿童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儿。家长需注意加强营养支持,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同时避免接触感染源。
2、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气管支气管软化、肺隔离症等先天结构异常会导致分泌物滞留,增加感染风险。这类患儿多表现为咳嗽伴喘息,肺部固定部位反复感染。需通过胸部CT等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如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
3、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可能误吸入肺,引起化学性肺炎和继发感染。患儿常有进食后呛咳、夜间咳嗽加重表现。家长应少量多餐喂养,抬高床头,必要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混悬液。
4、支气管异物花生等小物件误吸入支气管后形成阻塞性肺炎,若异物未完全排出会导致感染反复。典型表现为突发呛咳史、单侧肺呼吸音减弱。需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取出异物,术后可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
5、环境因素被动吸烟、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会持续损伤呼吸道黏膜。患儿多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表现。家长应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接触二手烟,必要时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预防气道高反应。
对于反复肺炎的儿童,家长需记录每次发病的诱因和症状特点,就诊时详细告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气球等,帮助改善肺功能。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