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抑郁症

女人得了抑郁症的症状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难治性抑郁症该怎么办

难治性抑郁症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联合用药治疗、改良电休克治疗等方式干预。难治性抑郁症通常与遗传易感性、神经递质失衡、慢性应激、共病躯体疾病、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每日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长控制在7-9小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中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负面思维模式,通常需要15-20次系统治疗。人际关系治疗侧重改善社交功能缺陷,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沟通技巧。正念减压疗法能降低杏仁核过度活跃,每日练习呼吸冥想10-15分钟。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针对前额叶皮质进行高频刺激,每周治疗5次,疗程持续4-6周。迷走神经刺激通过植入设备调节边缘系统功能,适用于伴焦虑症状患者。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效果显著,每日清晨接受10000勒克斯光照30分钟。

4、联合用药治疗

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米氮平片可协同调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阿戈美拉汀片与舍曲林片联用能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对于伴精神病性症状者,可谨慎联用喹硫平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5、改良电休克治疗

改良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伴严重自杀倾向或木僵状态患者,通过诱发可控癫痫发作重建神经可塑性。治疗前需完善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通常隔日进行1次,6-12次为完整疗程。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记忆减退,多数在1-2月内恢复。

患者应建立症状监测日记,记录情绪波动、睡眠质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家属需参与治疗计划,注意识别自杀风险信号如安排后事行为。避免摄入酒精和咖啡因等中枢兴奋物质,维持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如出现严重副作用或症状恶化,须立即联系主治医生。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护理 概况 用药 饮食
儿童容易得抑郁症跟什么原因有关?容易引发儿童抑郁症的9个因素

儿童容易得抑郁症跟什么原因有关?容易引发儿童抑郁症的9个因素

青春期少年容易患抑郁症吗?为什么儿童也会得抑郁症

青春期少年容易患抑郁症吗?为什么儿童也会得抑郁症

微笑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微笑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

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

性压抑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

性压抑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

性压抑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性压抑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中度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中度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初一的孩子出现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初一的孩子出现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怎么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有抑郁情绪就是抑郁症吗

怎么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有抑郁情绪就是抑郁症吗

怎么诊断抑郁症 抑郁症的6种表现形式

怎么诊断抑郁症 抑郁症的6种表现形式

抑郁症怎么自测?这五种方法可以试一下

抑郁症怎么自测?这五种方法可以试一下

抑郁症和内向的区别?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抑郁症和内向的区别?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抑郁症治疗药物有哪些

抑郁症治疗药物有哪些

青春期孩子抑郁症怎么治疗

青春期孩子抑郁症怎么治疗

忧郁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忧郁症怎么治疗

忧郁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忧郁症怎么治疗

间歇性的抑郁症用治疗吗?

间歇性的抑郁症用治疗吗?

夏天越热越难入睡,试试快速入睡3方法

夏天越热越难入睡,试试快速入睡3方法

得了抑郁症经常失眠怎么办?这4种方法可以帮到你

得了抑郁症经常失眠怎么办?这4种方法可以帮到你

抑郁症如何康复

抑郁症如何康复

如何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如何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青少年中度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青少年中度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家长怎样帮助抑郁症儿子度过

家长怎样帮助抑郁症儿子度过

恶意刺激抑郁症患者怎么处理

恶意刺激抑郁症患者怎么处理

8岁孩子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8岁孩子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多虑平主要治疗什么

多虑平主要治疗什么

安瑞克跟布洛芬一样吗

安瑞克跟布洛芬一样吗

劳拉西泮片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这6种需要注意

劳拉西泮片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这6种需要注意

抑郁症失眠吃什么药好

抑郁症失眠吃什么药好

抑郁症吃药多久可以停药

抑郁症吃药多久可以停药

抑郁症能吃羊肉吗

抑郁症能吃羊肉吗

没有抑郁症喝了抗抑郁的药会怎样

没有抑郁症喝了抗抑郁的药会怎样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扁平髋 氟牙症 鼻硬结病 链杆菌病 皮肤肿瘤 闭锁综合征 颅骨骨髓炎 赖氏综合征 嗜酸性腺瘤 前庭神经元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