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心血管内科

手指肿胀於血如何用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骨折后肿胀多久能好

骨折后肿胀可通过冰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需要1-2周时间逐渐消退。肿胀可能与局部组织损伤、炎症反应、血液循环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疼痛、皮肤发红、活动受限等症状。

1、冰敷:骨折后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敷于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冰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局部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

2、抬高患肢:将骨折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患肢,保持舒适姿势。夜间睡眠时也可适当抬高患肢,但需注意避免压迫骨折部位。

3、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两次、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一次,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每日三次,可缓解炎症和疼痛。注意遵循医嘱使用药物,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4、适度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如手指或脚趾的屈伸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损伤。活动时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5、压迫包扎:使用弹性绷带进行适度压迫包扎,有助于减少局部渗出,缓解肿胀。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每日检查包扎部位,如出现皮肤发紫、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

骨折后肿胀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如鸡蛋、牛奶、橙子等,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度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注意观察肿胀变化,如出现持续性加重、皮肤温度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贪食 巨大儿 口蹄疫 垂体危象 角膜烧伤 妊娠水肿 出血性肠炎 肾母细胞瘤 突发性耳聋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