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流血少一般是正常的,可能与子宫收缩良好、子宫内膜损伤较轻等因素有关。流产后的出血量因人而异,主要受孕周大小、流产方式、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
流产后出血量较少通常提示子宫复旧良好,多见于药物流产或孕周较小的手术流产。子宫内膜在妊娠早期尚未充分增厚,流产时蜕膜组织较少,出血量自然较少。部分女性凝血功能较好,流产后血管收缩迅速,也会表现为出血量少。这种情况下无须过度担心,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即可。
少数情况下出血过少可能与宫颈粘连、宫腔残留有关。宫颈粘连会导致经血无法正常排出,可能伴随周期性下腹胀痛。宫腔残留组织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点滴出血,但超声检查可发现异常回声。这两种情况均需通过妇科检查结合超声确诊,必要时需行宫腔镜探查或清宫术。
流产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少两周。饮食上多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适当活动有助于恶露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如出血突然增多、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超过一周,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残留风险。术后一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