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危害程度与肌瘤大小、数量及生长位置有关,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不适,部分可能出现月经异常、压迫症状或生育障碍。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月经量增多、贫血风险、压迫邻近器官、妊娠并发症、恶变概率极低。
1、月经量增多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或影响子宫收缩,引发经期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长期月经过多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引起此类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瘤类型。
2、贫血风险持续月经量过多会逐渐消耗体内铁储备,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贫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表现,需通过血常规检测确认。除治疗肌瘤外,还需补充铁剂、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
3、压迫邻近器官体积较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里急后重。特殊位置的阔韧带肌瘤可能阻塞输尿管引发肾积水。压迫症状通常出现在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需通过盆腔核磁共振评估解剖关系。
4、妊娠并发症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刺激肌瘤快速增长,增加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等风险。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肌壁间肌瘤过大可能阻碍产道。计划妊娠者建议孕前评估肌瘤情况,必要时行肌瘤剔除术。
5、恶变概率极低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的概率不足千分之一,但短期内快速增大的肌瘤需警惕。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时,应通过病理活检排除恶变。常规随访中超声检查显示血流信号异常也需进一步评估。
子宫肌瘤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出现严重贫血或明显压迫症状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具体方案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