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蛋白尿,这是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蛋白尿的程度与肾脏损伤的严重性相关,可能表现为微量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
慢性肾炎早期可能仅出现微量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轻微升高,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可能出现泡沫尿、下肢水肿等症状。蛋白尿的产生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有关,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
部分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这种情况称为肾病综合征。此时患者常伴有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要积极治疗控制蛋白尿水平。
慢性肾炎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蛋白尿变化。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出现明显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