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蛋白质、钠、钾、磷的摄入量,同时保证足够热量。主要原则包括优质低蛋白饮食、限盐限钾、低磷高钙、补充维生素及适量饮水。
一、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总量需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豆类及豆制品等高植物蛋白食物,减少含氮废物产生。可搭配麦淀粉作为主食替代部分谷物,降低非优质蛋白摄入。
二、严格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调味可使用葱姜蒜替代。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时需进一步减量,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外出就餐时选择清蒸、白灼等低盐烹饪方式。
三、控制钾元素摄入每日钾摄入需低于2000毫克,禁食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蔬果。绿叶菜需焯水后烹调,避免饮用菜汤及果汁。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出现肢体麻木或心悸时及时就医。
四、低磷高钙搭配限制动物内脏、坚果、可乐等含磷食物,必要时服用磷结合剂。增加钙质摄入可选择低磷奶粉、北豆腐,同时监测血钙指标。避免钙磷乘积过高引发血管钙化。
五、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但需避免维生素A蓄积。透析患者可增加叶酸摄入改善贫血,避免服用含镁制剂。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尿毒症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饮食方案。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宜,避免油炸烧烤。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无尿者需严格限水。记录每日饮食及症状变化,与营养师保持沟通。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时可考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透析治疗不能治愈尿毒症,但能替代肾脏部分功能以维持生命。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需通过透析或肾移植进行长期管理。
透析通过人工方式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形式。血液透析需每周到医院进行3-4次治疗,每次持续3-5小时,利用透析机过滤血液。腹膜透析则通过腹腔内置管和透析液每日居家操作,更灵活但感染风险略高。两种方式均能缓解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延缓并发症进展,但无法恢复肾脏原有功能。
尿毒症患者需终身依赖透析或接受肾移植。肾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方法,但供体匹配困难且需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透析期间需严格限制水分、钾、磷的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避免高磷血症导致血管钙化。
建议患者遵医嘱规律透析,配合低蛋白饮食,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态。出现皮肤瘙痒、骨痛等并发症时,可选用碳酸镧咀嚼片降血磷,或注射重组人促红素纠正贫血。日常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