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臼可通过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剧烈疼痛、肿胀淤血、关节功能丧失等症状判断。脱臼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先天性关节松弛、暴力牵拉等原因引起。
1、关节畸形脱臼后关节外观可能出现明显变形,关节头脱离正常位置,导致关节轮廓改变。触摸时可发现关节部位异常凸起或凹陷。肩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方肩畸形,肘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肘部后凸。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恢复关节正常位置。
2、活动受限脱臼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无法完成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尝试活动时可能伴随剧烈疼痛和机械性阻挡感。髋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下肢缩短和外旋,膝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无法伸直。这种情况需要保持关节制动,避免强行活动加重损伤。
3、剧烈疼痛脱臼瞬间通常伴随突发性剧痛,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疼痛可能持续存在并在尝试活动时加重。下颌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无法闭合口腔,指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局部刺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4、肿胀淤血关节周围软组织在脱臼后可能出现快速肿胀和皮下淤血,这是由于关节囊和韧带撕裂导致出血和炎症反应。踝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明显淤青,腕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局部发热。早期可进行冰敷减轻肿胀,后期可进行热敷促进吸收。
5、关节功能丧失脱臼关节完全或部分失去正常功能,无法承担日常活动需求。肩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无法抬臂,膝关节脱臼时可能出现无法负重行走。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评估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
怀疑脱臼时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夹板或绷带固定受伤关节,避免自行复位造成二次损伤。及时就医进行X光或CT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脱臼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复位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运动防护,避免过度负荷关节,中老年人可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