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常进水可能会造成中耳炎,但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如果存在鼓膜穿孔或耳道皮肤破损,则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水进入外耳道后,通常会被耳道皮肤和耵聍自然排出。健康鼓膜能有效阻隔水分进入中耳腔,此时正确使用棉签吸干耳道水分即可。但频繁进水可能破坏耳道酸性环境,增加细菌滋生概率。游泳或洗浴后出现耳闷、瘙痒时,应及时倾斜头部单脚跳跃排出积水。
鼓膜穿孔患者进水后,病原体可直接侵入中耳引发感染。慢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患者耳道屏障功能受损,进水后易出现疼痛、流脓等症状。这类人群需避免潜水,沐浴时可使用防水耳塞。反复发作耳部感染者应完善耳内镜检查,排除胆脂瘤等器质性病变。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出现持续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